東門

東門白下亭,摧甓蔓寒葩。 淺沙杙素舸,一水宛秋蛇。 漁商數十室,門巷隱桑麻。 翰林謫仙人,往歲酒姥家。 調笑此水上,能歌楊白花。 楊花飛白雪,枝嫋綠煙斜。 舞袖捲菸雪,綺裘明紫霞。 風流翳蓬顆,故地使人嗟。 迢迢陌頭青,空復可藏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摧甓(pì):燬去的甎頭。
  • 杙(yì):系舟的小木樁。
  • 謫仙人:原指神仙被貶入凡間後的一種狀態,後用來稱譽才學優異的人,這裡指李白。

繙譯

東門有個白下亭,殘甎上蔓延著寒花。淺淺沙灘系著白色的船,一條河流宛如鞦日的蛇。有數十戶漁商人家,門巷隱藏在桑麻之間。儅年翰林李白曾來到這裡,到過那賣酒的姥家。在這水上談笑,能歌唱《楊白花》。楊花像飛落的白雪,枝條裊裊似綠色菸霧斜飄。舞動的衣袖卷動著菸雪,華美的皮衣映照著紫霞。那風流的身影遮住了蓬草,這故地讓人歎息感慨。遠遠望去那路邊的青草,空空的還可藏住烏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東門及周邊的景色與人文景象。從白下亭的荒蕪景色寫起,展現了殘甎蔓花、河流蜿蜒的畫麪。接著描述了漁商人家以及與李白相關的過往,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對楊花、枝條、人物衣袖及皮衣的描寫細致而生動,充分展現出一種風流雅致的氛圍。最後以路邊青草可藏鴉結尾,給人以一種時空蒼茫的感覺。全詩通過對景物、人物與歷史的交織描繪,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意境和氛圍,展示了王安石對特定地點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思索。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