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

五年羈旅倦風埃,舊裏依然似夢迴。 猿鳥不須懷悵望,溪山應亦笑歸來。 身閒自覺貧無累,命在誰論進有材。 秋晚吾廬更蕭灑,沙邊煙樹綠洄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羈(jī)旅:長期漂泊他鄉。
  • **風埃:風塵,這裏指在外漂泊時所經歷的艱辛與滄桑。
  • **舊裏:故鄉。
  • **悵望:惆悵地凝望。
  • ****洄洄(huí huí)**:形容溪水迴旋流動的樣子 。

翻譯

在外地漂泊了五年,早已厭倦了那風塵僕僕的生活。如今回到故鄉,一切依舊,就好像在夢裏歸來一般。山中的猿猴與飛鳥啊,你們不必惆悵地張望,這溪山美景也似乎在笑着歡迎我歸來。如今我一身清閒,覺得即使貧窮也沒有什麼負擔;命中註定如此,又何必去爭論進取時有沒有才能。在這秋末時分,我的廬舍顯得更加清幽雅緻,沙灘邊煙霧繚繞的樹木倒映在迴旋流淌的綠水之中。

賞析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歷經漂泊後回到故鄉的複雜心境。首聯「五年羈旅倦風埃,舊裏依然似夢迴」,直接點明在外漂泊多年的疲憊,以及回到故鄉那種如夢似幻的熟悉感與親切感。頷聯「猿鳥不須懷悵望,溪山應亦笑歸來」,以新奇獨特的視角,賦予猿鳥、溪山以人的情感,猿鳥似乎也在爲詩人的歸來而有所感,溪山更是以歡笑相迎,生動地表現出故鄉對詩人的包容與詩人迴歸的欣慰。頸聯「身閒自覺貧無累,命在誰論進有材」,展現出詩人經過人生起伏後一種豁達的心態,不以貧困爲憂,也不再執着於功名進取,看淡命運中的起伏得失。尾聯「秋晚吾廬更蕭灑,沙邊煙樹綠洄洄」則描繪出一幅秋景圖,廬舍在秋意中更顯清幽,沙灘邊綠樹與溪水相互映襯,給人一種寧靜而優美的感覺,進一步烘托出詩人此時悠閒、自在的心情。整首詩情景交融,在對故鄉的描繪與個人心境的抒發上相得益彰 。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