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二首

懷抱難開醉易醒,曉歌悲壯動秋城。 年光斷送朱顏去,世事栽培白髮生。 三畝未成幽處宅,一身還逐衆人行。 可憐蝸角能多少,獨與區區觸事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懷抱:胸懷、心意。這裏指內心的情感和志向 。
  • 曉歌:早晨的歌聲。
  • 年光:時光、歲月。
  • 朱顏:年輕時紅潤美好的容顏。
  • 世事:世間的事情。
  • 白髮生:生出白髮,形容人在世事操勞中逐漸變老。
  • 三畝:常用來表示歸隱後所需的田產規模,此處代指理想的隱居之地 。
  • 幽處:幽靜的地方。
  • 蝸角:蝸牛的觸角,比喻微小的境地。典出《莊子·則陽》,說蝸牛的左右兩角上有兩個國家,時常爲爭地而戰 。這裏用以形容世間小事。
  • 區區:細小、微不足道;也可指人見識短淺,這裏指爲小事計較 。

翻譯

內心的愁緒難以排解,即便喝醉了也很容易醒來,清晨悲壯的歌聲在秋城中迴盪。時光匆匆流逝,把曾經美好的容顏消磨而去;世間繁瑣的事務不斷,增添了頭上的白髮 。我渴望的那三畝清幽寧靜的隱居之地還未建成,自己卻只能隨着衆人在塵世中奔走。可嘆那如同蝸牛觸角般渺小的名利能有多少呢,人們卻總是爲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爭鬥不休。

賞析

這首詩蘊含了王安石深沉的人生感慨與對世事的洞察。首聯以自身狀態起筆,「懷抱難開醉易醒」生動地勾勒出詩人內心鬱悶難抒,借酒亦無法忘懷憂愁的心境;「曉歌悲壯動秋城」用景語渲染悲壯氛圍。頷聯「年光斷送朱顏去,世事栽培白髮生」對仗工整,將歲月流逝與世事操勞對自身產生的影響形象地表達出來,流露出時光易逝、容顏老去的無奈與嘆惋。頸聯表明自己隱居的願望尚未實現,只能在凡塵中隨波逐流,反映出詩人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與對寧靜歸隱生活的嚮往。尾聯運用「蝸角」這一典故,以嘲諷的筆觸批評了世人追逐微小名利而紛爭不止的現象,巧妙地將自己超脫世俗的心境與衆人的汲汲營營對比,深化了詩歌主題 。整首詩情感真摯深沉,用詞精當,通過從自身到對世事的描寫,展現了複雜而細膩的內心世界。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