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其一嘉定癸酉二月雨後到雙溪

渡口喚扁舟,雨後青綃皺。輕暖相重護病軀,料峭還寒透。 老大自傷春,非爲花枝瘦。那得心情似少年,雙燕歸時候。
拼音

所属合集

#二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綃:青色的薄綢。
  • 料峭:形容微寒。

翻譯

在渡口呼喚着扁舟,雨後青色的薄綢般的水面泛起皺紋。輕輕的溫暖層層包裹着生病的身軀,寒意還是透了進來。年紀大了自己感傷春天,不是因爲花枝的消瘦。哪裏能夠再有少年時的心情,像雙燕歸來的時候那樣。

賞析

這首詞通過描繪雨後渡口的景象以及自身的感受,抒發了作者傷春之情和對時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上闋中「渡口」「扁舟」「雨後青綃皺」等詞語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輕暖相重護病軀,料峭還寒透」既寫出身體的不適,也加深了那種略帶淒涼的心境。下闋着重表達情感,「老大自傷春,非爲花枝瘦」,直白地表明傷春並非因外在景物,而是源於自身年齡增長,和對青春不再的無奈。結尾「那得心情似少年,雙燕歸時候」以景結情,通過雙燕歸來的景象,更突顯自己已無少年心境,感染力很強。整首詞語言簡潔,情感真摯,意境深沉。

王炎(雙溪)

王炎,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提刑王汝舟從曾孫。生於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自幼篤學,年十五學爲文,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鄭僑榜進士,調明州司法參軍,丁母憂,再調鄂州崇陽簿,江陵帥張栻檄入幕府,議論相得。秩滿,授潭州教授,以薦知臨湘縣。通判臨江軍,召除太學博士。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二月,除軍器少監,遷軍器監,主管武夷山衝佑觀。起知饒州,改湖州,不畏豪強,有“爲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語,人多傳誦。然終以謗罷,再奉祠。所居有雙溪,築亭寄興,以白樂天自比。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遷祕書郎。四年,除著作佐郎,兼實錄院檢討官。五年,遷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禮部員外郎。嘉定十一年(公元1218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與朱熹交厚,往還之作頗多,又與張栻講論,故其學爲後人所重。 王炎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語解》、《孝聖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總題爲《雙溪類稿》,早已失傳,僅存詩文二十七卷,題爲《雙溪類稿》,或稱《雙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萬曆二十四年王孟達刻本、《四庫全書》本。《雙溪詩餘》一卷, 有《四印齋所刻詞》本。所作詩文博雅精深,具有根柢,議論醇正,引據典確(《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六〇》)。 其詩尤爲世人稱許,而清人則謂其 “多庸調”(《宋詩鈔·雙溪詩鈔·序》) 、“力庸格窘”(《石洲詩話·卷四》)。其論詞貴“婉轉嫵媚”,鄙薄 “豪壯語”(《雙溪詩餘自序》),所作 “質實妍雅”(《善本書室藏書志·卷四〇》),“雖不甚工,亦一家眷屬”(王國維《跋雙溪詩餘》)。《全宋詞·第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全宋詩·卷二五五九》至《全宋詩·卷二五六七》錄其詩九卷。《全宋文·卷六〇九〇》至《全宋文·卷六一一二》編其文爲二十三卷。事蹟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錄·卷八》卷八、《南宋館閣續·錄·卷九》。 ► 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