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士雲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我聞大梵天,擎跨雞孔雀。 執鈴揚赤幡,浩劫淨無作。 佳哉子能圖,可以慰寂寞。 相與驗其真,他年在寥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水人:指隱居山林的人,過着與山水親近的生活。
  • 城郭:城市,這裏指的是世俗生活。
  • 毫端:毛筆的末端,代指繪畫技藝。
  • 窈窕:形容女子或事物的秀美,此處指畫作的精細優美。
  • 心手:心與手的配合,指藝術家創作時的技藝和心境融合。
  • 大梵天:印度神話中的創世神,象徵至高無上的精神境界。
  • 擎跨:駕馭,這裏指大梵天的形象。
  • 雞孔雀:可能是大梵天的坐騎,雞可能象徵智慧,孔雀則象徵美麗。
  • 赤幡:紅色的旗幟,象徵佛教中的法輪。
  • 浩劫:佛教中的世界末日,也指長時間的苦難。
  • 淨無作:清淨無爲,佛教理念,指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
  • :描繪,繪製。
  • 寂寞:孤獨,此處指心靈的寧靜。
  • 寥廓:廣闊無垠,指未來的廣大天地。

翻譯

李子啊,你是生活在山水之間的隱逸之人,卻時常身處城市之中。你的畫筆下展現出細緻入微的美景,彷彿心手合一,無需刻意雕琢。我聽說在遙遠的神話裏,大梵天駕馭着雞和孔雀,手持紅幡,代表着無盡的清淨與不造作。你的畫作真是妙極了,足以撫慰那些孤獨的心靈。讓我們一起驗證這畫作的真實性,期待未來能在更廣闊的天地中欣賞到你的藝術。

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對好友李士雲繪畫才能的讚美。詩中通過描繪李士雲如山水隱士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繪畫技藝,讚美了他在藝術創作中達到的超然境界。大梵天的神話元素融入,增添了神祕色彩,同時也寓意李士雲的作品具有深遠的精神內涵。詩人鼓勵李士雲繼續追求藝術真諦,期望他的作品能在未來得到更廣泛的認可。整首詩語言流暢,意境優美,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高度讚賞和期待。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諡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撫州臨川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讚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