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兆孺自楚來訪

可是談天騶衍才,長歌抑塞未堪哀。 雄風半自蘭臺至,明月新從大楚來。 筆下羣靈開黯淡,尊前高浪鬥喧豗。 華陽一遇千秋事,莫遣驪駒向客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談天騶衍:指談論高深玄妙的話題。騶衍,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 抑塞:壓抑,鬱悶。
  • 蘭臺:古代官署名,這裏可能指楚地的文化中心。
  • 大楚:指楚國,古代中國的一個強大國家。
  • 羣靈:衆多的神靈或英靈。
  • 黯淡:昏暗,不明亮。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喧豗:喧鬧聲。
  • 華陽:地名,可能指華陽國,古代楚國的一部分。
  • 驪駒:黑色的馬,這裏指離別的馬車。

翻譯

你真是談論天地的仙人般才華,長歌中流露出壓抑的情感,但並不令人感到悲哀。 雄壯的風似乎從蘭臺那邊吹來,明亮的月光則是新從楚國帶來的。 你的筆下彷彿開啓了衆多神靈的黯淡世界,宴席上酒杯前的喧鬧聲如同高浪般激烈。 在華陽的這次相遇是千載難逢的盛事,請不要讓離別的馬車催促我們分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孫兆孺來訪的喜悅和讚賞。詩中,「談天騶衍才」讚美了孫兆孺的才華,而「長歌抑塞未堪哀」則描繪了孫兆孺內心的複雜情感。後兩句通過對風和月的描繪,營造了一種超凡脫俗的氛圍,暗示孫兆孺的到來如同帶來了楚國的文化和精神。最後兩句則強調了這次相遇的難得和珍貴,表達了詩人不願離別的心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造詣和對友情的珍視。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