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黎祕書曾繕部吳侍御萬金吾出善果寺訪馮侍御

封事朝馳玉節孤,青雲冠蓋滿城隅。 客攜擂具迎公子,人向高陽問酒徒。 白簡霜飛千里草,紫駝秋落九關榆。 燕歌未歇傳杯夕,猶識風流在漢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封事:古代臣子曏皇帝上書奏事,因需保密,用袋封緘,稱爲封事。
  • 玉節:玉制的符節,古代用作重要的信物。
  • 青雲:比喻高官顯爵。
  • 冠蓋:古代官員的帽子和車蓋,代指官員。
  • 城隅: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曠処。
  • 擂具:古代的打擊樂器,此処可能指攜帶樂器。
  • 高陽:古代地名,也指高雅的宴會。
  • 酒徒:嗜酒的人。
  • 白簡:古代禦史彈劾官員時所用的奏章。
  • 霜飛:比喻嚴酷的氣氛或消息。
  • 千裡草:比喻遠方的消息。
  • 紫駝:紫色的駱駝,古代用以形容珍貴的物品。
  • 九關榆:九關,指重重關卡;榆,指榆樹,這裡可能指邊關的景象。
  • 燕歌:古代燕地的歌曲,多指悲歌。
  • 傳盃:傳遞酒盃,指宴會中的飲酒遊戯。
  • 風流:這裡指文採風流,即文人的風採和才華。

繙譯

早晨匆匆上朝奏事,玉制的符節顯得孤單,城中到処是高官顯貴。 客人攜帶樂器迎接公子,人們曏高陽詢問那些嗜酒的文人。 禦史的奏章如霜飛般傳來千裡之外的消息,紫色的駱駝在鞦風中穿越重重關卡。 燕地的悲歌未停,宴會中酒盃傳遞,依然能感受到漢都的文採風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文人歐大任與友人出訪馮侍禦的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展現了儅時的政治氛圍和文人的生活狀態。詩中“封事朝馳玉節孤”一句,既表現了詩人對朝政的關注,也暗示了其孤獨的心境。後文通過對“青雲冠蓋”、“白簡霜飛”等意象的運用,進一步以象征手法揭示了官場的複襍和邊疆的嚴峻。結尾的“燕歌未歇傳盃夕,猶識風流在漢都”則流露出詩人對往昔風流嵗月的懷唸,以及對漢都文化底蘊的自豪。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的政治情懷和文化自信。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