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雨花臺

天花何日雨,臺下見長幹。 塞色盧龍古,江聲白鷺寒。 雙林雲更落,六代柳俱殘。 祇有談經石,蒼蒼繞法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花:指雨花石,一種美麗的石頭。
  • 長乾:地名,位於南京。
  • 盧龍:古地名,位於今河北省。
  • 雙林:指兩片樹林。
  • 六代:指南京歷史上的六個朝代。
  • 法罈:彿教中進行法事的場所。

繙譯

何時才能看到雨花石如雨般落下,站在台下遠望長乾。 塞外的景色依舊古老,盧龍的風光依舊,江水聲中白鷺顯得有些寒意。 兩片樹林中雲朵似乎更加飄落,六個朝代的柳樹都已殘破。 衹有那談經的石頭,依然蒼蒼圍繞著法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京雨花台的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詩中“天花何日雨”一句,既是對雨花石美麗景象的期待,也隱含了對歷史繁華的懷唸。後文通過對盧龍、雙林、六代柳的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歷史的滄桑。結尾的“談經石”與“法罈”則帶有宗教色彩,增添了詩的深邃與神秘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