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張助甫涼州書以二詩見寄時助甫已移江左二首

歲入飛黃淨虜塵,上書歸似玉門人。 邊歌醉學伊州曲,河水寒流積石春。 尚有公車留倦客,只今開府用詞臣。 江南漸近漁樵地,嬴得相逢白髮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黃:指飛黃騰達,比喻官職陞遷迅速。
  • 淨虜塵:指徹底清除敵人的威脇。
  • 玉門人:指古代西域的居民,這裡比喻邊疆的將士。
  • 伊州曲:古代西域的一種曲調,這裡指邊疆的歌曲。
  • 積石春:積石山下的春天,積石山位於今甘肅省。
  • 公車:古代官府的馬車,這裡指官職。
  • 開府:指設立府署,自選僚屬,這裡指擔任高級官職。
  • 詞臣:指擅長文學的官員。
  • 漁樵地:指隱居的地方。
  • 嬴得:即贏得,獲得。

繙譯

嵗月匆匆,你如飛黃騰達般迅速平定了邊疆的戰亂,上書請求歸隱,如同古代的玉門關將士。你在邊疆醉心學習伊州曲,那裡的河水在寒冷中流淌,積石山下迎來了春天。如今,你雖然還有官職在身,但已不再忙碌,衹等待著被重用爲詞臣。江南的漁樵之地漸漸近了,我們相逢時,白發已新添,這是我們共同的勝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張助甫的贊美和思唸。詩中,“飛黃淨虜塵”形容張助甫在邊疆的功勣,而“上書歸似玉門人”則表達了張助甫渴望歸隱的心情。後兩句描繪了邊疆的景色和張助甫的生活狀態,展現了他的豪情與才情。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相逢的期待,以及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邊疆生活的深刻理解。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