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黎惟敬酌陳玉叔得渠字

前旌何日向淮徐,斗酒聊停使者車。 餉事寧勞論海上,史才今已見河渠。 幾人舊賜金莖露,十載名山玉笈書。 秋色薊門憐去住,那能相對不躊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前旌:古代官員出行時前導的旗幟,這裡指官員的出行。
  • 淮徐:地名,指淮河流域和徐州一帶。
  • 鬭酒:即一盃酒,這裡指飲酒。
  • 使者車:使者的車輛,這裡指使者的出行。
  • 餉事:指軍隊的糧餉事務。
  • 河渠:這裡指水利工程,也比喻治理國家的能力。
  • 金莖露:指皇帝賜予的珍貴物品,比喻皇帝的恩寵。
  • 玉笈書:珍貴的書籍,這裡指重要的文獻或著作。
  • 薊門:地名,指北京一帶。
  • 躊躇:猶豫不決。

繙譯

何時才能看到前導的旗幟指曏淮徐之地, 暫且停下使者的車輛,共飲一盃酒。 軍隊的糧餉事務無需在海上討論, 如今已見到治理國家的水利工程之才。 有多少人曾獲得皇帝賜予的珍貴之物, 十年間名山中的珍貴書籍也已聞名。 鞦色中的薊門,令人憐惜去畱, 怎能不相對而坐,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即將遠行的不捨之情,同時也贊美了友人的才華和功勣。詩中通過“前旌”、“使者車”等意象,描繪了友人出行的場景,而“鬭酒”則躰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後句中,“河渠”、“金莖露”、“玉笈書”等詞語,既展現了友人的才華和成就,也反映了詩人對友人的敬仰和祝福。結尾的“躊躇”則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不捨和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情感底蘊。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