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於鱗補浙憲並簡徐使君子與二首
君家越觀望秦稽,攬轡今尋甲楯棲。
使者寧知榮繡斧,詞人應自問丹梯。
扁舟先向苕邊過,斗酒還從箬下攜。
後夜不須佔太史,德星高映五湖西。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攬轡(lǎn pèi):握住馬繮繩,指上任或出行。
- 甲楯(jiǎ dùn):古代的盾牌,這裏比喻堅固的居所或職位。
- 繡斧:古代官員的儀仗之一,象徵權力。
- 丹梯:紅色的階梯,比喻高官顯位。
- 苕(tiáo):一種植物,這裏指苕溪,浙江的一條河流。
- 箬(ruò):一種竹子,這裏指箬溪,浙江的另一條河流。
- 德星:古代認爲德星是吉祥的象徵。
翻譯
你家在越地,遠望秦山和稽山,現在你握着馬繮繩去尋找一個堅固的棲身之所。作爲使者,你難道不知道權力的榮耀嗎?作爲文人,你應該自己追求高官顯位。你將乘坐小船先經過苕溪,再帶着斗酒從箬溪出發。在不久的將來,你不需要太史來占卜,因爲德星高照,照耀在五湖的西邊。
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詩人歐大任送別李於鱗去浙憲任職並寄語徐使君的作品。詩中,歐大任以典雅的語言表達了對李於鱗的祝福和對徐使君的期望。通過「攬轡」、「繡斧」、「丹梯」等詞彙,詩人描繪了李於鱗即將上任的榮耀和文人的追求。後兩句則通過「苕邊」、「箬下」等具體地點,展現了李於鱗旅途的情景,並以「德星」作爲吉祥的預兆,表達了對李於鱗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意境高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歐大任的其他作品
- 《 雜詩六首 》 —— [ 明 ] 歐大任
- 《 贈胡仲子二首 》 —— [ 明 ] 歐大任
- 《 寄趙計部夢白時監倉天津 》 —— [ 明 ] 歐大任
- 《 送薛行人侯宣奉使還朝 》 —— [ 明 ] 歐大任
- 《 憶新安舊遊寄何少愚李功甫汪禹乂鄭魯文金上甫 》 —— [ 明 ] 歐大任
- 《 全粵詩卷二七七夏日江村閒遊二首 》 —— [ 明 ] 歐大任
- 《 登雞鳴寺憑虛閣憶舊遊 》 —— [ 明 ] 歐大任
- 《 送蔡參軍赴真州 》 —— [ 明 ] 歐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