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引送孫判官之裕州

典客看君鳳墀步,金門簉我鵷班羽。 當日親勞細柳軍,小臣待奏長楊賦。 邀賞常因微詠來,愛君詞伯有繩度。 世廟遺弓不可攀,昭陵新主忽已袝。 嗟予遠作江都傳,興公亦向天臺去。 逢處搴舟淮海秋,談時聞笛山陽暮。 飄零容鬢已如斯,再入長安又一時。 共歡日月瞻清朗,尚惜驊騮在路岐。 感今念昔嗟交態,昔者近侍今何卑。 廣文館近主簿舍,能與鄭老同襟期。 赤縣屯廳幾操筆,方城別乘新持檄。 郡引舞陽商阪通,山開桐柏河流出。 手板猶稱趨府人,佩刀稍異泥塗日。 君家奕葉盛輝光,忠烈文恪慶澤長。 先公尚璽扈閣老,諸弟西臺客部郎。 不羞升斗淹墨綬,獨以經術傳青箱。 中原坐嘯推治狀,借爾畫諾能循良。 均田碑在租猺簿,行春疋馬千家郭。 光武祠前泉欲飛,廷尉墳邊棗堪剝。 治農方誦使者詩,寄兄多和平原作。 故人西望裕州書,卻憶風流謝康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門:指皇宮的門。
  • (zào):古代的一種儀仗。
  • 鵷班羽:比喻朝臣的行列。
  • 細柳軍:指軍營。
  • 長楊賦:古代的一種文體,用於頌揚。
  • 世廟:指已故的皇帝。
  • 昭陵:指皇帝的陵墓。
  • (fù):祭祀時將神主放入宗廟。
  • 江都傳:指在江都(今揚州)的傳記。
  • 天台:山名,也指隱居之地。
  • 搴舟:划船。
  • 山陽:地名,今河南焦作。
  • 驊騮:駿馬。
  • 廣文館:古代的學校。
  • 主簿:官名,主管文書。
  • 赤縣:指京城。
  • 方城:地名,今河南方城。
  • 舞陽:地名,今河南舞陽。
  • 商阪:地名,今河南商丘。
  • 桐柏:山名,今河南桐柏。
  • 手板: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板。
  • 泥塗:比喻困境。
  • 奕葉:世代。
  • 尚璽:官名,掌管印璽。
  • 西臺:指朝廷。
  • 客部郎:官名,主管接待賓客。
  • 墨綬:黑色的綬帶,官員的標誌。
  • 青箱:指書籍。
  • 坐嘯:指治理。
  • 畫諾:指官員的簽字。
  • 均田碑:指記載土地分配的碑。
  • 租猺簿:指稅收記錄。
  • 行春:指春天出行。
  • 光武祠:指祭祀光武帝的祠堂。
  • 廷尉墳:指廷尉的墓。
  • :剝落。
  • 使者詩:指使者所作的詩。
  • 平原作:指在平原地區所作的作品。
  • 謝康樂:指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

翻譯

在皇宮門前看着你,如同鳳凰在朝臣的行列中行走。當日在軍營中親自勞煩你,我期待着能奏上頌揚的賦文。常常因爲你的微妙詩句而欣賞你,你的詞作有着嚴謹的法度。已故的皇帝已不可攀附,新主的陵墓也已祭祀。嘆息我遠在江都撰寫傳記,興公也去了天台隱居。在淮海的秋天划船相遇,在山陽的傍晚聽笛聲交談。飄零的容顏和鬢髮已如此,再次進入長安又是一時。共同歡慶日月清明,還珍惜駿馬在路岔上。感慨今昔,嘆息交情的變化,昔日近侍如今何等卑微。廣文館近主簿舍,能與鄭老同懷抱。赤縣屯廳幾操筆,方城別乘新持檄。郡引舞陽商阪通,山開桐柏河流出。手板猶稱趨府人,佩刀稍異泥塗日。你家世代輝煌,忠烈文恪慶澤長。先公尚璽扈閣老,諸弟西臺客部郎。不羞升斗淹墨綬,獨以經術傳青箱。中原坐嘯推治狀,借爾畫諾能循良。均田碑在租猺簿,行春疋馬千家郭。光武祠前泉欲飛,廷尉墳邊棗堪剝。治農方誦使者詩,寄兄多和平原作。故人西望裕州書,卻憶風流謝康樂。

賞析

這首詩通過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現了作者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歷史典故和地名,如「金門」、「細柳軍」、「昭陵」等,增強了詩歌的歷史厚重感。同時,通過對友人家庭背景和才華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敬佩和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古詩作品。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