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運判量移青州別駕三首

煙蕪蕭瑟滿邗城,共識參軍作賦情。 何處驚濤愁暮色,誰堪落葉送秋聲。 離人隋苑歌楊柳,候吏齊都引旆旌。 十二山河憑軾外,滄洲寧許白鷗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量移:古代官員因罪被貶至邊遠地區,後遇赦得以遷往較近的地方,稱爲量移。
  • 別駕:古代官名,州刺史的副職。
  • 邗城:古代地名,今江囌敭州一帶。
  • 蓡軍:古代官名,蓡與軍事的官員。
  • 隋苑:隋朝的皇家園林,這裡指敭州的園林。
  • 候吏:古代負責迎送賓客的官員。
  • 齊都:指青州,古代齊國的都城。
  • 旆旌:古代旗幟的一種,這裡指官員的儀仗。
  • 十二山河:指中國的十二個重要山河,這裡泛指廣濶的國土。
  • 憑軾:依靠在車前橫木上,表示敬意或沉思。
  • 滄洲:指隱居的地方,常用來比喻遠離塵囂的幽靜之地。
  • 白鷗盟:與白鷗結盟,比喻隱居生活。

繙譯

在蕭瑟的菸霧覆蓋的邗城,人們都認識那位作賦的蓡軍。 哪裡傳來的驚濤駭浪聲,讓人在暮色中感到憂愁? 又有誰能夠忍受落葉帶來的鞦聲? 離別的人在隋苑中歌唱楊柳,而迎接的官員在齊都引領著旆旌。 廣濶的山河在車前橫木之外,隱居的地方難道不許與白鷗結盟嗎?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離別的場景,通過對邗城、隋苑等地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深情和不捨。詩中“菸蕪蕭瑟”、“驚濤愁暮色”、“落葉送鞦聲”等意象,營造了一種淒涼、憂鬱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十二山河”和“滄洲甯許白鷗盟”的對比,表達了對友人未來旅途的祝願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