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訪吳虎臣

河梁別後五年更,金竺停車此日情。 涕淚總談皮骨在,雲霄寧問羽毛生。 世疑厭次狂方朔,家自陳留醉步兵。 與爾逍遙俱萬里,不妨江海託浮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河梁:橋樑,這裏指分別的地點。
  • 金竺: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地方。
  • 皮骨:比喻身體,指經歷了許多艱難困苦。
  • 雲霄:高空,比喻高遠的志向或地位。
  • 羽毛生:比喻人的成長和進步。
  • 厭次:地名,指厭次縣,古代有「厭次狂生」之稱,這裏比喻狂放不羈的人。
  • 方朔:指西漢文學家東方朔,以機智幽默著稱。
  • 陳留:地名,古代陳留郡,這裏指作者的家鄉。
  • 步兵:指三國時期的文學家阮籍,因其曾任步兵校尉,故稱。
  • 江海:比喻隱居或遠遊的地方。
  • 浮名:虛名,指不重要的名聲。

翻譯

在河梁分別五年後再次相見,今日在金竺停車,心情複雜。 我們談論着彼此的艱辛,雖然淚水盈眶,但身體依舊健壯。 我們不問彼此在雲霄之上的志向和成就, 世人或許懷疑我們是厭次的狂生,或是陳留的醉步兵。 與你一同逍遙於萬里之外, 不妨將江海作爲寄託,享受這浮名。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深厚的情誼和對世事的超然態度。詩中通過回憶五年前的分別,以及今日的重逢,展現了時間的流轉和友情的恆久。詩人與友人共同經歷了世事的變遷,但彼此間的情感依舊深厚。詩的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名利的淡泊,願意與友人一同逍遙於江海之間,享受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豁達的人生觀和超脫的情感態度。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