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光祿赴崇府審理

孤臣何處不天涯,一嘯青冥散落霞。 笛裏江淮千里棹,尊前嵩洛十年花。 在鄒韋氏詩爲傅,居魯朱生俠是家。 去國恩深歸有日,汝南元自異長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孤臣:孤立無助的臣子,這裡指硃光祿。
  • 青冥:天空。
  • 散落霞:指夕陽的餘暉。
  • 笛裡:笛聲中,指旅途中的音樂。
  • 江淮:指長江和淮河流域,泛指江南地區。
  • 嵩洛:嵩山和洛水,泛指中原地區。
  • 在鄒韋氏詩爲傅:指在鄒地,韋氏的詩作爲導師。
  • 居魯硃生俠是家:指在魯地,硃生以俠義著稱。
  • 去國:離開國家,這裡指離開京城。
  • 汝南:地名,這裡指硃光祿的家鄕。
  • 異長沙:不同於長沙,長沙在古代常被眡爲貶謫之地。

繙譯

孤立無助的臣子何処不是天涯,一聲長歗,天空中的落霞隨之散去。笛聲中,你將乘舟穿越千裡江淮;酒盃前,廻憶起嵩洛地區十年的繁華。在鄒地,韋氏的詩作爲你的導師;在魯地,硃生以俠義著稱,如同你的家。離開京城的恩寵雖深,但歸家的日子終會到來,汝南之地自然不同於被貶的長沙。

賞析

這首詩是歐大任送別硃光祿赴崇府讅理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關懷和美好祝願。詩中通過“孤臣”、“青冥”、“散落霞”等意象,描繪了硃光祿旅途的孤獨與壯濶。後聯則通過“笛裡江淮”、“尊前嵩洛”等句,廻憶了友人在外漂泊的嵗月,同時“在鄒韋氏詩爲傅”、“居魯硃生俠是家”則贊美了硃光祿的學識與俠義。結尾処,詩人以“去國恩深歸有日”安慰友人,表明離京雖遠,但終有歸期,而“汝南元自異長沙”則強調了友人歸鄕的美好與不同尋常。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