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水簾洞入黃龍洞

洞口嶔崟石作閭,珠簾千尺更何如。 樓看建武將軍節,山待琅琊處士居。 空裏鐵橋還躡屐,雲邊玉笥可藏書。 不須此日歌招隱,叢桂青青映草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嶔崟:山勢高峻的樣子。
  • :古代的一種門。
  • 建武將軍:古代的將軍稱號。
  • 瑯琊処士:指隱居在瑯琊的士人。
  • 鉄橋:指堅固的橋梁。
  • 玉笥:玉制的書匣。
  • 招隱:指招人隱居的詩歌。

繙譯

洞口高聳的石頭像古代的門,千尺長的珠簾更是壯觀。從樓上可以看到建武將軍的旗幟,山中等待著瑯琊的隱士居住。空中還有堅固的鉄橋可以行走,雲邊的玉笥可以用來藏書。今天不需要唱招隱的歌,因爲叢桂青青地映照著草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從水簾洞進入黃龍洞的所見所感。詩中通過“嶔崟石作閭”和“珠簾千尺”等意象,展現了洞口的壯觀景象。同時,詩人提到了“建武將軍節”和“瑯琊処士居”,增加了詩歌的歷史厚重感。最後,詩人以“叢桂青青映草廬”作結,表達了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贊美。整躰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自然與歷史的深刻感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