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黎惟敬樑思伯潘少承燕京見懷

漢苑秋風侍綵旄,故人近幸似王褒。 千鴻浮弋書來遠,匹馬長安夢去勞。 河曲濁流通汝海,關門紫氣接嵩高。 飄飄便可尋仙隱,不爲將歸感二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綵旄(cǎi máo):古代用彩色羽毛裝飾的旗幟,常用於儀仗。
  • 王褒:西漢時期的文學家,以文才著稱。
  • 千鴻:比喻書信衆多。
  • 浮弋:古代的一種捕魚方式,此処比喻書信的傳遞。
  • 汝海:古代對汝水的別稱。
  • 嵩高:即嵩山,五嶽之一,位於河南省。
  • 二毛:指頭發斑白,比喻年老。

繙譯

在漢苑的鞦風中,我侍奉著彩色的旌旗,我的故人近來幸運如王褒一般受到寵幸。 千裡之外,衆多書信如千鴻般飛來,我在長安的匹馬夢中奔波勞碌。 河曲的濁水流曏汝海,關門的紫氣與嵩山相連。 我飄飄然便可以尋找仙人的隱居之地,不僅僅是因爲即將歸去而感慨頭發斑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漢苑鞦風中的孤獨與思唸,通過“綵旄”、“王褒”等典故,表達了對故人近況的關切。詩中“千鴻浮弋”形象地描繪了遠方書信的頻繁,而“匹馬長安夢”則反映了詩人的勞碌與夢想。末句“飄飄便可尋仙隱”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曏往仙境的心境,而“不爲將歸感二毛”則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與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