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六載:六年。
- 長安:古代中國的都城,此處可能指代明朝的都城北京。
- 白髮新:新添的白髮,指歲月流逝,年紀增長,白髮增多。
- 尺素:古代書寫用的小幅絹帛,亦指小幅的紙張,此處指書信。
- 交親:親友。
- 江鷗:生活在江邊的鷗鳥,常被用來象徵自由或隱逸的生活。
- 辭官:放棄官職。
- 擽馬:擽(lüè),同「略」,此處指駕馭馬匹,比喻治理國家。
- 報主:報效君主,爲國家效力。
- 莊舄:戰國時期越國人,因思鄉而吟唱越歌,後用來形容思鄉之情。
- 仲宣:東漢末年文學家王粲的字,他曾因戰亂而流離失所,未能回到故鄉。
- 西樵:山名,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此處可能指代詩人的故鄉或嚮往之地。
- 七十峯頭:指西樵山的衆多山峯,形容山勢雄偉。
- 隱人:隱士,指隱居的人。
翻譯
六年來在長安,我的白髮又添新,勞煩你寄來書信,讓我思念親友。 江邊的鷗鳥似乎在問我,何時放棄官職,我駕馭馬匹,卻慚愧未能報效君主。 莊舄吟唱着越歌,表達對越地的眷戀,仲宣爲何還未能回到秦地。 登上高樓,遠望西樵山的景色,七十座山峯之巔,正等待着隱士的到來。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白髮新」反映了詩人歲月的流逝和官場的勞碌,而「江鷗似問辭官日」則巧妙地以江鷗爲媒介,表達了對辭官歸隱的渴望。後兩句通過對莊舄和仲宣的典故引用,進一步抒發了對故鄉的眷戀和對流離失所的感慨。結尾的「登樓一望西樵色,七十峯頭待隱人」則描繪了一幅寧靜的隱居圖景,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