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膳部子壽沈儀部伯英使畿內諸郡

三輔東西幾驛程,太行山翠撲飛旌。 灑途雨爲諸郎送,入部星佔二使行。 鵲下橋堪通漢渚,鳳鳴臺自傍秦京。 洞簫總待王褒奏,早擅南宮作賦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輔:指京畿地區,即京城及其周邊的地區。
  • 幾驛程:幾個驛站的距離,指路程不遠。
  • 太行山:中國北方的重要山脈,位於今河北、山西交界處。
  • 飛旌:飄揚的旗幟,這裏指使者的儀仗。
  • 灑途雨:指旅途中的雨水,這裏用以象徵送行的情景。
  • 入部星佔:指使者出行時,根據星象占卜吉凶。
  • 二使行:兩位使者出行。
  • 鵲下橋: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這裏比喻使者的使命重要,如同天上的鵲橋。
  • 漢渚:漢水的岸邊,這裏泛指水邊。
  • 鳳鳴臺:古代傳說中鳳凰鳴叫的地方,象徵吉祥。
  • 秦京:指長安,古時秦國的都城。
  • 王褒:西漢時期的文學家,以擅長寫賦著稱。
  • 南宮:古代官署名,這裏指朝廷。

翻譯

京畿地區的東西方向,幾個驛站的距離,太行山的翠色似乎要撲向飄揚的旗幟。旅途中的雨水彷彿是特意爲這些年輕官員送行,兩位使者出行時,星象占卜預示着吉兆。他們的使命重要如同天上的鵲橋,可以直接通往漢水的岸邊,而鳳鳴臺則自然地依傍在古都長安的旁邊。總有一天,會有人像王褒那樣,用洞簫演奏出美妙的音樂,早早地在朝廷中以作賦之名揚名立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使者出行的壯麗場景,通過太行山的翠色、旅途的雨水等自然景象,以及星象占卜、鵲橋、鳳鳴臺等象徵性元素,展現了使者使命的重要性和吉祥的預兆。詩中還巧妙地引用了王褒的典故,預示着使者將來在朝廷中的輝煌成就。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使者的美好祝願和對未來的樂觀期待。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