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穀半偈庵

何許蒿廬學陸沉,王珣斷俗已修心。 千金自布袈裟地,多寶初成薝蔔林。 齋後滿窗黃葉積,禪時一徑白雲深。 蕭然人外相從久,玄度猶能策杖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蒿廬:茅草屋。
  • 陸沉:比喻隱居。
  • 王珣:人名,可能指王羲之的兒子王珣,此處可能指代一位高僧或隱士。
  • 斷俗:斷絕世俗。
  • 修心:修煉心性。
  • 袈裟:僧人的法衣。
  • 薝蔔(zhān bǔ):一種香花,此處指佛寺。
  • 齋後:指吃完齋飯之後。
  • 蕭然:形容清靜、冷清。
  • 人外:世俗之外。
  • 玄度:人名,可能指玄奘,此處可能指代一位高僧或隱士。

翻譯

何處有茅草屋,學着隱居,王珣已經斷絕了世俗,修煉心性。 價值千金的地佈滿了僧人的袈裟,多寶佛塔剛剛建成,周圍是薝蔔林。 吃完齋飯後,滿窗都是黃葉堆積,禪定時,一條小徑深入白雲深處。 清靜冷清,遠離世俗,相從已久,玄度還能拄着柺杖來尋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隱居高僧的清修生活,通過「蒿廬」、「斷俗」、「袈裟地」、「薝蔔林」等意象,展現了僧人遠離塵囂、修煉心性的生活狀態。詩中「滿窗黃葉積」和「一徑白雲深」的描寫,進一步以景寓情,表達了僧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尾聯的「蕭然人外相從久,玄度猶能策杖尋」則透露出詩人對這種生活的嚮往與敬仰。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