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鍾侍御改憲副督學廣西

茱萸灣似陟陽情,八載都亭復送行。 繡豸共知周柱史,蒼梧今授漢經生。 山分衡嶽過梅嶠,江下牂牁繞桂城。 君向伏波談粵事,可能無念朔方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茱萸灣:地名,此處可能指送別的地點。
  • 陟陽情:陟陽,指登高望遠,情指情感,此處指離別時的深情。
  • 八載都亭:都亭,古代城門外的大亭,八載指時間,意爲在都亭相聚已有八年。
  • 繡豸:豸,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獸,繡豸指華麗的官服,代指官員。
  • 周柱史:周朝的史官,此處指歷史上的賢臣。
  • 蒼梧:地名,今廣西一帶。
  • 漢經生:漢代的學者,經生指研究經典的學者。
  • 梅嶠: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廣西的山。
  • 牂牁:古代地名,今貴州一帶。
  • 桂城:桂林的別稱。
  • 伏波:指漢代名將馬援,曾任伏波將軍。
  • 粵事:指廣西的事務。
  • 朔方兵:朔方,古代地名,今內蒙古一帶,兵指軍隊。

翻譯

茱萸灣的離別,如同登高望遠時的深情,八年的都亭相聚,今日又要送你遠行。 你身着華麗的官服,如同周朝的賢臣,今日被授予漢代學者的使命,前往蒼梧。 山脈分隔了衡嶽與梅嶠,江水蜿蜒流過牂牁,環繞着桂城。 你將向伏波將軍談論廣西的事務,但怎能不思念北方的軍隊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場景,通過對地名的巧妙運用,展現了廣闊的地理空間和深厚的歷史情感。詩中「茱萸灣」與「陟陽情」相映成趣,表達了離別時的深情。後文通過對歷史人物和地理景觀的提及,展現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祝願與對國家邊疆的關切,體現了詩人深厚的歷史情懷和責任感。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