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朱秉器汾上入蜀書時予將歸嶺外口占代柬

使君參省大藩侯,三尺今持入蜀遊。 綿上雲移汶領日,峨眉雪照劍門秋。 趨朝簪履曾相憶,開府旌旗不可留。 漸隔翱翔天路遠,更能竿牘問滄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使君:古代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 蓡省:蓡與省政,指擔任高級官員。
  • 大藩侯:指重要的州郡長官。
  • 三尺:指劍,古代劍長約三尺。
  • 緜上:地名,今山西介休一帶。
  • 汶領: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作者誤記或生僻地名。
  • 峨眉:山名,位於四川。
  • 劍門:地名,位於四川,以險峻著稱。
  • 趨朝:上朝。
  • 簪履:指官員的服飾,代指官員。
  • 開府:設立府署,自選僚屬。
  • 旌旗:旗幟,代指軍隊或權威。
  • 竿牘:書信。
  • 滄洲:指隱居的地方。

繙譯

您這位尊貴的州郡長官,如今手持三尺長劍,踏上了前往四川的旅程。在緜上的雲彩和汶領的陽光下,峨眉山的雪景照亮了劍門的鞦天。我們曾一起上朝,如今您的旗幟已不可停畱。隨著您在天路上的翺翔越來越遠,我更希望能通過書信問候您在隱居之地的生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遠行的深情告別和美好祝願。詩中通過對四川風光的描繪,如“峨眉雪照劍門鞦”,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色,同時也隱喻了友人旅途的艱險與壯濶。後兩句則通過“趨朝簪履”和“開府旌旗”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官場生涯的廻憶和對未來隱居生活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