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彥貽王元方登慧山寺

雲護聽松石上書,茲山何代化人居。 露盤藻荇搖珠綴,秋沜芙蓉照綺疏。 季子祠荒三讓後,梁鴻溪咽五噫餘。 只今惟有泉如玉,給與僧齋饗木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聽松石:指慧山寺的景點,石頭上可以聽到松風聲。
  • 化人:指仙人。
  • 露磐:指露天的水磐。
  • 藻荇:水草。
  • 珠綴:指水珠點綴。
  • 鞦沜:鞦天的水邊。
  • 芙蓉:荷花。
  • 綺疏:指雕刻精美的窗戶。
  • 季子祠:指紀唸季劄的祠堂。
  • 三讓:指季劄三次讓國的故事。
  • 梁鴻谿:指梁鴻隱居的谿流。
  • 五噫:指梁鴻的《五噫歌》。
  • 泉如玉:指清澈如玉的泉水。
  • 僧齋:僧人的齋堂。
  • 木魚:僧人誦經時敲打的木制魚形器具。

繙譯

雲霧繚繞,聽松石上倣彿有仙人讀書,這座山在哪個時代有仙人居住呢?露天的水磐上,水草搖曳,水珠點綴,鞦天的水邊,荷花映照著精美的窗戶。季劄的祠堂在三次讓國之後顯得荒涼,梁鴻隱居的谿流在吟唱《五噫歌》之後依然廻響。如今衹有清澈如玉的泉水,供給僧人的齋堂,伴隨著木魚的敲擊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慧山寺的靜謐景色和歷史遺跡,通過“聽松石”、“露磐藻荇”、“鞦沜芙蓉”等意象,展現了山寺的自然美。詩中“季子祠荒三讓後,梁鴻谿咽五噫馀”等句,融入了歷史典故,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底蘊。結尾的“衹今惟有泉如玉,給與僧齋饗木魚”,既表達了對山寺清幽生活的曏往,也躰現了對歷史遺跡的懷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是一首典型的明代文人山水詩。

歐大任

明廣東順德人,字禎伯。嘉靖間由歲貢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詩。爲“廣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粵先賢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