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月夕期浚翁文會疊前韻
笑萍蹤南北,賴陶謝、與同遊。正鳳閣紬書,烏臺執簡,地峻人幽。卻喜自公退食,多暇日、心賞若爲酬。但得高朋嘉話,底須趙瑟秦謳。
眼中世事醉中休。向城頭。見宿雨清塵,明蟾出海,良夜悠悠。巳辦金魚玉佩,沽美酒、高詠薊城秋。聊共西堂秉燭,且須南陌停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萍蹤(píng zōng):比喻行蹤如同浮萍漂泊無定。
- 陶謝:指東晉末年、南朝宋初的詩人陶淵明和謝靈運,這裏泛指詩友。
- 鳳閣:指中書省。
- 紬書(chōu shū):編書、著述。
- 烏臺:即御史臺,因其上植柏樹,終年棲息烏鴉,故稱烏臺。
- 執簡:指擔任御史等執法之官。
- 自公退食:從公務中脫身,回家吃飯,指官吏廉潔奉公。
- 趙瑟秦謳:戰國時趙、秦的音樂,泛指美妙的音樂。
- 明蟾(míng chán):古代神話稱月中有蟾蜍,後因以「明蟾」爲月亮的代稱。
- 金魚玉佩:古代官員的佩飾和信物,這裏代指高官厚祿。
- 輈(zhōu):車轅。
翻譯
笑看自己漂泊不定的行蹤,幸得有像陶淵明、謝靈運般的詩友一同遊玩。正值在中書省編書著述,在御史臺擔任執法之官,那地方地勢高峻,人也清幽。卻欣喜能在公事完畢後回家吃飯,有許多閒暇時光,內心的愉悅該如何酬謝呢。只要能有高尚朋友的美好談話,何須要那美妙的音樂呢。 眼中的世事在酒醉中罷休。望向城頭。看見昨夜的雨洗淨了塵土,明月從海中升起,美好的夜晚悠悠綿長。已經準備好了高官的佩飾,買了美酒,高聲吟詠薊城的秋天。姑且一同在西堂點着蠟燭,並且需要在南陌停下馬車。
賞析
這首詞上闋寫作者與友人一同遊樂,在繁忙的公務之餘,能享受閒暇時光,與友暢談,表達了對友情和閒適生活的珍視。下闋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色,如宿雨清塵、明蟾出海,營造出一種悠遠寧靜的氛圍。而後提到準備好金魚玉佩,沽美酒高詠薊城秋,表現出一種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美好時光的享受。最後說要在西堂秉燭,南陌停輈,繼續相聚暢談,進一步強調了對友情和歡樂時光的追求。整首詞意境優美,情感真摯,語言流暢,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