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 蘇葵
閭須容不笑無鹽,誰厭雙娥八字纖。 花憑綠窗春寂寂,月侵琪樹夜厭厭。 鴛鴦有恨停針線,嬉子無徵掛屋檐。 縞袂青裙照溪水,畫眉明日效於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閭須:指閭巷的鬚眉男子,泛指普通男子。(「閭」讀作「lǘ」)
  • 無鹽:戰國時齊國醜女鍾離春。此處借指貌醜的女子。
  • 雙娥:指美女的雙眉。
  • 琪樹:神話中的玉樹。
  • 厭厭:安靜,安逸的樣子。
  • 嬉子:鳥名,可能是鵓鴣之類。(「鴣」讀作「gū」)
  • 縞袂:白色的衣袖。
  • 青裙:青色的裙子。
  • 於潛:可能指漢代的於潛女,善畫眉。

翻譯

普通男子不應嘲笑貌醜女子,誰會厭惡那眉毛如八字般纖細的美女呢? 花兒倚着綠色的窗戶,春天寂靜無聲,月光灑在琪樹上,夜晚顯得安靜閒適。 鴛鴦心懷怨恨,停下了針線活,嬉子鳥的叫聲沒有徵兆地掛在屋檐上。 身着白色衣袖和青色裙子的女子映照在溪水中,打算明天效仿於潛女來畫眉。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春天的景象以及女子的情感和活動。詩中通過對比閭須和無鹽,以及對雙娥八字纖的描述,探討了美醜的觀念。詩中的景象描寫,如春花寂寂、月夜安靜,營造出一種寧靜的氛圍。而關於鴛鴦、嬉子的描述,則可能暗示着某種情感或寓意。最後提到女子打算效仿於潛女畫眉,表現出女子對美的追求。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含蓄,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