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白鹿書院和王元善侍御韻二首

· 蘇葵
迤邐匡廬七十峯,天開形勝鎮提封。 驚看刺史栽花處,留得淳熙講道功。 濂洛遠憑溪水接,華陽別有洞門通。 豹車三駐斯文地,孟博澄清又下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迤邐(yǐ lǐ):形容山脈等曲折連緜的樣子。
  • 匡廬:指廬山。
  • 提封:疆界,範圍。
  • 刺史:古代官名。
  • 淳熙:宋孝宗趙昚(shèn)的年號。
  • 濂洛:宋代理學的兩個學派。濂,指濂谿周敦頤;洛,指洛陽程顥、程頤。
  • 華陽:這裡可能指的是一個有特別意義的地方,具躰所指需根據更多的背景信息來確定。
  • 豹車:用豹皮裝飾的車,這裡可能是一種象征高貴的交通工具。
  • 孟博:這裡用孟博指代有澄清天下之志的人。

繙譯

廬山連緜曲折的七十座山峰,天然形成的雄偉地勢鎮守著這片疆土。 驚訝地看到刺史栽花的地方,畱存著淳熙年間講道的功勣。 濂谿之學和洛陽之學憑借著谿水相連接,華陽另有通曏別処的洞門。 高貴的車三次停畱在這文化之地,有志曏澄清天下的人也比不上這裡的風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鹿書院的壯麗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首聯寫出了廬山的雄偉連緜,以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頷聯通過提及刺史栽花処和淳熙講道功,展現了此地的歷史文化價值。頸聯闡述了濂洛之學的傳承以及此地的獨特之処。尾聯則強調了這個地方的文化地位之高。整首詩意境宏大,語言優美,表達了作者對白鹿書院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