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幹行臺對雪用東坡韻

· 蘇葵
江梅香冷鬥穠纖,白戰騷壇未解嚴。 四季有花隋苑樹,幾枝無味晉宮鹽。 鮫人巧織憑機杼,凍雀飢啼近屋檐。 只有石臺容易沒,匡廬終是露蒼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穠纖(nóng xiān):形容女子身材豐滿或花木等繁盛纖細。
  • 白戰:指空手作戰,這裡形容以詩筆描繪雪景,不用華麗的辤藻和典故。
  • 騷罈:詩罈。
  • 解嚴:解除戒嚴,這裡指停止或結束。
  • 隋苑:隋煬帝時所建的園林。
  • 晉宮鹽:據說晉人以爲生曬之鹽輕浮如塵,後世詩文中常用以形容雪。
  • 鮫人:神話傳說中居於海底的神人,傳說鮫人善於紡織。
  • 機杼(zhù):織佈機。

繙譯

江邊的梅花散發著香氣,在寒冷中爭比著誰更豐滿纖細,詩人們在詩罈上以描繪雪景展開競技,還未停止。四季都有花開的是隋代的苑林之樹,而這雪花有幾枝卻像那無味的晉宮之鹽。鮫人憑借著織佈機巧妙地紡織,飢餓的凍雀在靠近屋簷的地方啼叫。衹有那石台上的雪容易被掩蓋,而廬山終究還是露出了蒼青色的山尖。

賞析

這首詩以雪景爲主題,通過一系列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雪景的美妙和獨特之処。首句通過江梅的香氣和姿態,爲雪景增添了一份生機和美感。“白戰騷罈未解嚴”則表現了詩人們以詩寫雪的熱情和競爭。接下來,詩人用“隋苑樹”和“晉宮鹽”來形容雪花,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感染力。“鮫人巧織憑機杼,凍雀飢啼近屋簷”兩句,通過鮫人織綃和凍雀啼叫的情景,進一步烘托出雪景的氛圍。最後兩句“衹有石台容易沒,匡廬終是露蒼尖”,在描繪雪景的同時,也表達了一種對自然景觀的獨特觀察和理解。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雪景的美麗和詩人的情感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