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梅

入瓶過十日,愁落幸開遲。 不借春風發,全無夜雨欺。 香來清淨裏,韻在寂寥時。 絕勝山中樹,遊人或未知。
拼音

所属合集

#梅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凋零,凋謝。
  • :晚。
  • :指梅花的韻味、風姿。讀作:yùn

繙譯

梅花插入瓶中已經過了十日,令人憂愁的是它凋謝得晚所以才幸運地慢慢開放。它不借助春風來發芽開放,也完全沒有受到夜雨的欺淩。梅花的香氣從純淨安甯之処傳來,它的韻味在寂靜冷清之時顯現。這瓶中的梅花絕對勝過山中的那些樹,衹是遊玩的人或許竝不知道。

賞析

這首詩以瓶中的梅花爲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之情。詩的前兩句寫梅花在瓶中過了十日,雖憂愁其會凋謝,但慶幸它開得晚。接下來的兩句,強調梅花不依賴春風,也未受夜雨侵害,展現出梅花的獨立堅靭。“香來清淨裡,韻在寂寥時”進一步描繪梅花的香氣清幽純淨,韻味在寂靜中散發,突出了其高雅的品質。最後兩句將瓶梅與山中樹對比,認爲瓶梅更勝一籌,衹是遊人可能未察覺到。整首詩通過對瓶梅的描寫,寄托了作者對梅花高潔品性的敬仰,同時也暗含了一種不被世人賞識的孤獨之感。詩中語言簡潔,意境清幽,將梅花的特點與作者的情感巧妙地融郃在一起。

譚元春

明湖廣竟陵人,字友夏。天啓七年鄉試第一。後赴京試,卒於旅店。善詩文,名重一時,與鍾惺同爲竟陵派創始者。論文強調性靈,反對摹古,追求幽深孤峭,所作亦流於僻奧冷澀。曾與鍾惺共評選《唐詩歸》、《古詩歸》。自著有《嶽歸堂集》、《譚友夏合集》等。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