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蘇州林太守招降海寇韻二首

· 蘇仲
披拂春風散曉霜,從來仁者敢誰當。 戢戈自我人人悅,買犢歸田處處忙。 增竈不勞虞詡計,鏖兵真笑紀明狂。 大書刻石憑誰手,高揭乾坤鎮此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披拂:(pī fú)吹拂,飄動。
  • 戢戈:(jí gē)息兵,收起兵器。
  • 虞詡(xǔ):東漢名將,曾以增竈計迷惑敵軍。
  • 鏖兵:(áo bīng)激烈地戰鬥,苦戰。

翻譯

春風吹拂着,驅散了早晨的寒霜,從來仁義之人誰敢阻擋。 收起兵器是我自己的決定,人人都爲此感到高興,買牛歸田,處處都是忙碌的景象。 採用增竈之計也不費力,苦戰的行爲真是讓人嘲笑紀明的狂妄。 有誰能將這偉大的事蹟刻在石頭上,高高地樹立在此地,鎮守這一方天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招降海寇之後的景象,體現了仁者的力量和勝利後的和平繁榮。詩的開頭通過「披拂春風散曉霜」營造出一種祥和的氛圍,暗示着和平的到來。「仁者敢誰當」強調了仁義的力量是無人可擋的。接下來描述了人們息兵歸田的情景,表現出戰爭結束後人們生活恢復正常的喜悅。「增竈不勞虞詡計,鏖兵真笑紀明狂」用歷史典故對比,突出了此次勝利的智慧和意義。最後表達了希望將這一功績銘刻下來,以鎮守此地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宏大,表達了對和平與正義的讚美。

蘇仲

蘇仲,任廣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歸田。十四年,卒於家。有《古愚集》,詩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七有傳。其來孫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戶部主事古愚公傳》,見《古愚集》卷首。蘇仲詩,以清光緒七年(一八八一)順德蘇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爲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