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踏(tà):踩。杳(yǎo):深遠,看不見蹤影。
翻譯
清明節剛剛過去,衆多的綠色已迴歸山林。 再次踏上路邊的野草,這讓出行的人心裏有些不是滋味。 白雲遠遠望去幽深杳然,古老的樹木向着人伸展,顯得深邃。 年年春天都會來到又走向暮春,只有青山依舊獨自留存到現今。
賞析
這首詩以清新的語言描繪了清明後踏青的情景和感受。詩的首聯通過「清明才過」和「萬綠已歸林」,表現出春天的生機與變化。頷聯中「更踏路邊草,難爲行客心」,傳達出詩人在踏青時複雜的心情,或許是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或許是對人生的某種思索。頸聯「白雲遙望杳,古木向人深」,用白雲的悠遠和古木的深邃,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神祕的氛圍。尾聯「歲歲春還暮,青山獨至今」,則表達了歲月流轉中,唯有青山永恆的感慨,同時也蘊含着對人生短暫的思考。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簡潔,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