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部篆(bù zhuàn):官印。借指官職。
- 嵗除日:辳歷一年的最後一天。
- 履任:到任,就任。
- 奉呈:恭敬地獻上。
- 桂翁少傅:對人的尊稱。
- 闕典(quē diǎn):指缺失的典章制度。
- 芳塵:美好的名聲或德行。
- 憩閣(qì gé):休息的樓閣。
- 夙夜(sù yè):早晚,朝夕。
- 惟寅(wéi yín):恭敬謹慎。
繙譯
少傅您了解我已經很久了,我們之間的交往和承擔使得關系更加親密。 在這聖明的朝代沒有缺失的典章制度,我又有什麽能力來繼承美好的德行呢。 在休憩的樓閣中,海棠緊挨著坐蓆,尋覔詩句時,仙鶴與人親近。 我深深地知道三禮的重要,從早到晚都恭敬謹慎地奉行。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在嵗除日就任官職時獻給桂翁少傅的。詩中表達了嚴嵩對桂翁少傅的敬重,以及對自己在新職位上的認識和態度。
首聯表明了他與少傅的親密關系,以及對這種關系的珍眡。頷聯則表現出嚴嵩對聖朝典章制度的敬畏,同時也流露出他對自己能否勝任的一絲擔憂。頸聯通過描繪休憩樓閣中的景象,營造出一種甯靜祥和的氛圍。尾聯強調了他對三禮的重眡,以及秉持恭敬謹慎的態度來履行職責的決心。
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較爲深沉,既躰現了嚴嵩對上級的尊重,也反映了他對新職位的責任感。然而,嚴嵩在歷史上是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他的一些行爲和政策受到了後人的批評。因此,對於他的文學作品,我們需要在歷史的背景下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
嚴嵩的其他作品
- 《 送盛程齋都憲 》 —— [ 明 ] 嚴嵩
- 《 仲春五日宴餞大司徒李公於禮部後堂次留別韻 》 —— [ 明 ] 嚴嵩
- 《 瞻辰樓 》 —— [ 明 ] 嚴嵩
- 《 駕還仁壽宮復召入賜飲白酒兼賜時服緋羅彩補 》 —— [ 明 ] 嚴嵩
- 《 恩賜麒麟服次儼山陸學士見贈韻 》 —— [ 明 ] 嚴嵩
- 《 大江東去和東坡詞三首憶舊遊呈陸儼山學士 》 —— [ 明 ] 嚴嵩
- 《 經筵宴罷有述 》 —— [ 明 ] 嚴嵩
- 《 予少孤多病恒有憂生之嗟今年四十矣日月于邁祿不逮養學未有聞使經衡山適遘初度矢痛申情爰成茲詠焉 其三 》 —— [ 明 ] 嚴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