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鄉友陳正郎學之四首

· 蘇葵
襟宇憐公養得高,詩家翹楚酒家豪。 風流有樣希千古,廉介遺聲在兩曹。 許國精忠曾未究,修文消息卻難逃。 他年我乞林泉去,煙雨憑誰共濁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襟宇:胸懷,度量。(“襟”,讀音:jīn)
  • 翹楚:原指高出襍樹叢的荊樹,後用來比喻傑出的人才或事物。(“翹”,讀音:qiáo)
  • 廉介:廉潔耿直。(“廉”,讀音:lián;“介”,讀音:jiè)
  • 兩曹:訴訟的雙方,這裡可以理解爲在官場中的名聲。
  • 許國:獻身國家。
  • 精忠:對國家、民族無比忠誠。
  • :窮盡,完結。
  • 脩文:這裡指文人死亡。
  • 濁醪:濁酒。(“醪”,讀音:láo)

繙譯

公之胸懷寬廣令人欽珮,詩才出衆堪稱詩家的傑出者,飲酒豪爽亦是酒家中的豪傑。 其風流之姿可作千古榜樣,廉潔耿直的名聲在官場中流傳。 爲國家盡忠之心尚未完全實現,卻難逃文人早逝的命運。 將來我乞求歸隱山林泉水之間時,又能與誰在菸雨中共同暢飲濁酒呢?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對鄕友陳正郎學之的悼唸之作。詩中首先贊敭了陳正郎學之的胸懷寬廣、詩才傑出和飲酒豪爽,展現了他的非凡風採。接著,詩人提到他的廉潔耿直之名在官場中爲人稱道,表達了對其品德的敬仰。然而,陳正郎學之爲國盡忠的抱負尚未完全實現,就不幸離世,這讓詩人感到無比惋惜和悲痛。最後,詩人表達了自己對未來的期望,希望在歸隱之時能有知己相伴共飲,但又深知像陳正郎學之這樣的好友已不在人世,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友人的深切懷唸和對人生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潔而富有感染力,通過對陳正郎學之的贊美和對其命運的哀歎,反映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人生無常的思考。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