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久要黎汝賢致政大尹二首

· 蘇葵
不種桃花種菊花,淵明衣鉢不曾差。 讀書教子得真趣,炫玉看人癡到家。 禾役萬丘迎雨合,橘奴千樹帶煙斜。 蒼髯折盡時相憶,逸處多應鬢未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久要:舊約,舊交。
  • 黎汝賢:人名。
  • 致政:指官員退休。
  • 大尹:官職名。
  • 禾役:谷禾植株的行列。(「禾」讀音:hé)
  • 橘奴:橘樹的別稱。

翻譯

不種植桃花而是種植菊花,陶淵明的風範傳承得沒有差錯。讀書教導子女能得到真正的樂趣,炫耀財富而看人的人實在是愚蠢至極。谷禾在萬千田丘上迎着雨水生長,茂密的橘樹在煙霧中傾斜着。當我白鬚落盡時常回憶起你,在安逸的地方你應該還是兩鬢未白吧。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不種桃花種菊花,體現了對陶淵明那種淡泊、閒適生活態度的認同和追求。詩人認爲讀書教子纔是真正的樂趣,而嘲笑那些炫富的人是愚蠢的。詩中還描繪了禾苗在雨中生長,橘樹在煙霧中搖曳的景象,展現出一種自然、寧靜的氛圍。最後表達了對舊友黎汝賢的思念,想象他在安逸的環境中應該還保持着年輕的狀態,體現了詩人對友人的美好祝願和深厚情誼。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優美,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友情的珍視。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