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君山六首

· 蘇仲
萬頃滄茫寄一山,山中元自隔塵寰。 四圍古木撐雲漢,一帶長藤鎖石關。 柳毅井邊青草繞,軒轅臺上白雲閒。 老僧也解知人意,山果供茶送客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滄茫:形容水或者天空遼闊無邊的樣子。(「滄」,讀音:cāng)
  • 塵寰:人世間。(「寰」,讀音:huán)
  • 雲漢:銀河,這裏指高空。
  • 石關:石頭的關口。

翻譯

那廣闊無邊的湖水之中佇立着一座山,山裏面自然是與塵世相隔的。四周古老的樹木高聳直入雲霄,一帶長長的藤蔓像是鎖住了石頭關口。柳毅井邊環繞着青青的草,軒轅臺上飄蕩着悠閒的白雲。寺院裏的老僧也理解人的心意,用山上的果子供茶,送客人歸去。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君山的景色,展現出其幽靜、神祕的特質。詩的首句通過「萬頃滄茫」表現出湖水的廣闊,凸顯出君山的孤立與獨特。「山中元自隔塵寰」則強調了君山的超脫塵俗。接下來,詩人用「古木撐雲漢」「長藤鎖石關」形象地描繪了山的古老與神祕。「柳毅井邊青草繞,軒轅臺上白雲閒」進一步增添了君山的神話色彩和寧靜氛圍。最後一句「老僧也解知人意,山果供茶送客還」,則體現出山中老僧的好客,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給整首詩畫上了一個溫馨的句號。全詩從多個角度描繪了君山的景色與氛圍,讓讀者感受到了君山的獨特魅力。

蘇仲

蘇仲,任廣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歸田。十四年,卒於家。有《古愚集》,詩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七有傳。其來孫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戶部主事古愚公傳》,見《古愚集》卷首。蘇仲詩,以清光緒七年(一八八一)順德蘇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爲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