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寇周公致政

· 嚴嵩
海東歸駕杳難攀,鬆桂清陰滿舊關。 老境正逢開口笑,畏途誰得乞身還。 花邊曳杖吟隨鶴,湖上移舟坐看山。 簪笏有人能繼美,恩波長在五雲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司寇:古代官名,掌管刑獄和糾察等事。
  • 致政:指官吏將執政的權柄歸還給君主,即辭官退休。
  • 杳(yǎo):遙遠,無影無聲。
  • 簪笏(zān hù):古代官員所用的冠簪和手板,這裏借指官員。
  • 笏(hù):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上面可以記事。

翻譯

周公從海東之地辭官歸家的車駕難以追及,松樹桂樹的清蔭佈滿了舊時的關隘。他在老年時正逢能開心歡笑的境遇,在危險的仕途上有誰能像他這樣請求辭官歸家呢。在花邊拄着柺杖吟詩,隨性地如同仙鶴一般,在湖上划船,坐着觀賞山巒。後繼者中有人能夠繼承他的美好品德,皇恩浩蕩長久地存在於五雲之間。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爲大司寇周公致政而作。詩的首聯通過描繪周公歸駕的遙遠和舊關的清陰,營造出一種悠遠的氛圍。頷聯則表達了對周公在老年能擺脫仕途艱險、得以辭官歸鄉的羨慕和感慨。頸聯描寫了周公退休後的閒適生活,充滿了詩意和自在。尾聯提到後繼者能繼承周公的美好品德,同時也表達了對皇恩的讚頌。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既表達了對周公的敬意和祝福,也反映了作者對退休生活的一種嚮往。

嚴嵩

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號介溪。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移疾歸,結交名流,讀書鈐山十年,以詩文獲盛名。還朝,進侍講。世宗時累官爲禮部尚書,以佞悅當上意,撰青詞獨能稱旨。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學士,入直文淵閣。二十三年,代翟鑾爲首輔。累加至華蓋殿大學士、太子太師。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與子世蕃父子濟惡,橫行公卿間。構殺夏言、曾銑、張經等,治劾己者楊繼盛等至死,引黨羽趙文華、鄢懋卿等居要地,專政二十年之久。后帝漸厭其橫。四十一年,徐階所親御史鄒應龍抗疏極論世蕃不法狀,嵩因而罷官。後又因御史林潤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職爲民,寄食墓舍而死。有《鈐山堂集》。 ► 11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