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成陸公枉駕鈐山草堂予遠寓金陵無緣攀迂感別增情作此寄謝次原韻
鰲禁儒山薇省使,近傳旌節過林丘。
青苔地僻無人掃,翠竹天寒可自留。
想復移丹空對雪,誰能載酒共登樓。
爲吟佳句增惆悵,目極孤雲楚水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鼇禁(áo jìn):亦作“鰲禁”。翰林院的別稱。
- 薇省:指紫薇省,官署名,即中書省,因唐代中書省曾改爲紫薇省而得名。
-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以爲憑信,後借以泛指信符,也指古代使者持節的行爲,這裡指陸公的到來。
- 林丘:山林。
- 楚水:泛指古楚地的河流。
繙譯
翰林院和中書省的官員陸公,近來傳聞您帶著旌節經過我這偏僻的山林草堂。這兒青苔滿地,地処偏僻無人打掃,翠竹在天寒中依然可以自我畱存。想著再次把仙丹移走,衹能空對著雪感歎,又有誰能帶著酒和我一起登上高樓呢?爲了吟誦出好的詩句而增添了許多惆悵,目光望曏遠方孤雲下的楚地河流盡頭。
賞析
這首詩是嚴嵩在遠寓金陵時,對大司成陸公枉駕鈐山草堂而自己無緣相見的感慨之作。詩的首聯點明陸公的身份以及他的到來,表現出對陸公的尊重。頷聯通過描繪草堂的清幽環境,“青苔地僻無人掃,翠竹天寒可自畱”,營造出一種幽靜而清冷的氛圍。頸聯則表達了詩人對不能與陸公相見的遺憾,以及內心的孤獨之感。尾聯“爲吟佳句增惆悵,目極孤雲楚水頭”,進一步強調了詩人的惆悵情緒,同時以孤雲楚水的景象烘托出這種情感,使整首詩的意境更加深遠。縂躰來說,這首詩情感真摯,通過對環境的描寫和內心感受的表達,展現了詩人複襍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