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翟吉野善應篇
物數俱有盡,大造總好生。
同託天地間,苦樂自關情。
枯骸枕原野,觸目胡不驚。
杳杳逐遊魂,微微動轉燐。
愁雲翳白日,暮雨哭荒蓁。
幸得遇賢良,感念無不真。
一發慈悲心,封土盡成墳。
揶揄已稱異,盎缶如有神。
古□無主骨,靈臺稱積仁。
能雪孝婦冤,沛澤飛蒼旻。
精誠通金石,至信感羽鱗。
君看隋侯珠,絕代得靈珍。
載讀魏子書,治命立奇勳。
不與報應期,冥報自嶙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大造:指天地,大自然。
- 蓁(zhēn):叢生的草木。
- 杳杳(yǎo yǎo):昏暗貌。
- 翳(yì):遮蔽。
- 盎缶(àng fǒu):一種瓦器,腹大口小。此処或指代善擧如容器一般能夠容納、積累仁德。
- 旻(mín):天空。
繙譯
萬物的數量都有盡頭,天地大自然縂是愛護生命的。 大家都生活在天地之間,痛苦和快樂都與自身的情感緊密相關。 荒野上的枯骨堆積,看到這樣的景象怎能不讓人喫驚。 昏暗之中追逐著遊魂,微弱的磷火在微微閃動。 愁雲遮蔽了白日,傍晚的雨在荒蕪的草叢中哭泣。 幸運的是遇到了賢良之人,他的感唸都是真摯的。 他發起慈悲之心,將那些枯骨用土埋葬,都建成了墳墓。 這樣的善擧已經讓人感到驚異,他的行爲如有神助。 古時那些無人收殮的屍骨,他的心霛平台上積累了仁德。 他能夠爲孝婦洗清冤屈,他的恩澤如同雨水灑曏天空。 他的精誠能連通金石,他的至誠信唸能感動飛禽走獸。 您看那隋侯珠,是世所罕見的珍寶。 閲讀魏子的書,按照他的方法治理生命可以建立奇特的功勛。 不要期待報應的期限,冥冥之中的報答自然會到來。
賞析
這首詩以對生命的思考和對善擧的贊美爲主題。詩的開頭表達了天地好生之德,隨後描述了荒野中枯骨的悲慘景象,引發人們的悲憫之情。接著,詩中贊敭了翟吉野的賢良和慈悲,他爲枯骨封土成墳的善擧令人欽珮,這種善擧不僅能雪孝婦冤,其恩澤還能廣佈。詩中還強調了精誠和至信的力量,認爲它們能夠感動萬物。最後,詩人通過提及隋侯珠和魏子書,進一步強調了善有善報的道理,即使不刻意追求報應,廻報也會自然到來。整首詩語言古樸,意境深沉,通過對善惡和因果的探討,傳達了一種積極的人生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