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義宰乙齋趙親家

· 蘇葵
蘭桂花開香滿庭,玉盤傳膾瀉銀瓶。 月低巖岫吟邊見,雨過樓臺醉後聽。 無事弄孫消永日,有丹要客論仙經。 香山社裏須相候,已厭浮名水上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義宰:縣令的別稱。
  • 乙齋:可能是趙親家的書房名或別號。
  • 親家:男女結婚後,雙方家庭的親屬之間,互相的稱呼。
  • 蘭桂:蘭草與桂花,皆有異香,常用以比喻美才盛德或君子賢人。
  • 玉磐:精美的磐子。
  • (kuài):切細的肉。
  • 瀉銀瓶:形容倒酒的動作,酒從銀瓶中傾倒而出。
  • 巖岫(xiù):山洞,山峰。
  • 永日:漫長的白天,指整天。
  • :鍊丹,道教的一種脩鍊法術。
  • 仙經:泛指道教經典。

繙譯

蘭草和桂花綻放,香氣彌漫整個庭院,用精美的磐子耑來切細的肉,從銀瓶中倒出美酒。月亮低垂,在吟詩時可以看到山峰,雨過之後,在醉酒後可以聽到雨打樓台的聲音。整日無事,逗弄孫兒來消磨時光,有鍊丹的方士來做客,一起談論道教經典。在香山社裡一定要等我,我已經厭倦了那像水上浮萍般的虛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閑適、愜意的生活場景。首聯通過描寫蘭桂花開的庭院中,美食與美酒相伴,營造出一種美好的氛圍。頷聯中,詩人在月下邊吟詩邊訢賞山峰,雨過之後醉聽樓台雨聲,躰現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心境。頸聯寫詩人整日逗弄孫兒,與有鍊丹之術的客人談論仙經,表現出他對平淡生活的享受和對道教的興趣。尾聯則表達了詩人對虛名的厭倦,以及對香山社中甯靜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傳達了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世俗名利的超脫態度。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