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棹(zhào):船槳,這裏指划船。
- 江叉:江河的分岔口。
- 惡:不好,惡劣。
- 五湖:此處泛指太湖流域一帶的湖泊。
- 賒(shē):遙遠。
翻譯
在月光下辨認江河的分岔口,順着風勢衝破層層浪花。月色明亮,風兒也並不惡劣,誰說太湖一帶的路程遙遠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在月夜乘風行船的畫面。詩中的主人公乘月、乘風前行,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和對旅途的享受。「乘月認江叉,乘風破浪花」兩句,通過「乘月」和「乘風」的描寫,展示出詩人在自然中的自由馳騁,同時也描繪了江景的壯闊。「月明風不惡」則進一步強調了環境的宜人,爲下文的感慨做鋪墊。最後一句「誰道五湖賒」,表達了詩人對距離的不在意,體現了他豁達的心境和對前行的堅定信念。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優美,富有感染力。
蘇葵
明廣東順德人,字伯誠。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中以翰林編修升江西提學僉事。性耿介,不諂附權貴。爲太監董讓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諸生百人擁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書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劍集》。
► 684篇诗文
蘇葵的其他作品
- 《 三月晦日發酆都東下 》 —— [ 明 ] 蘇葵
- 《 漫書答陳學之地曹二首 》 —— [ 明 ] 蘇葵
- 《 同前奉和江景吳寅長韻 》 —— [ 明 ] 蘇葵
- 《 送馬汝礪秋官左遷廬州郡判 》 —— [ 明 ] 蘇葵
- 《 題松竹梅圖 》 —— [ 明 ] 蘇葵
- 《 宿百丈驛觀壁間之題有量水量心之說因續於末 》 —— [ 明 ] 蘇葵
- 《 九日飲冰玉堂和韻十首 》 —— [ 明 ] 蘇葵
- 《 寄示毅兒 》 —— [ 明 ] 蘇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