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秋興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訛言繁興,鼠憂泣血,感慟而作,猶冀其言之或不誣也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
更無魚腹捐軀地,況有龍涎泛海槎。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嫦娥老大無歸處,獨倚銀輪哭桂花。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壬寅:中國傳統干支歷裏的一個年份。
- 癸卯:中國傳統干支歷裏的一個年份。
- 訛言:虛假、荒謬的言論。
- 繁興:頻繁興起。
- 鼠憂:像老鼠一樣擔憂。
- 泣血:無聲痛哭,淚如血涌。
- 崖山:地名。
- 龍涎(xián):一種珍貴的香料。
- 槎(chá):木筏。
- 關河:泛指山河。
- 漢幟:代表漢族政權的旗幟。
- 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這裏代指少數民族。
翻譯
在海角崖山那裏呈現一條斜線,從今往後這裏也不再屬於中華大地。再也沒有像魚腹那樣可以爲國捐軀的地方了,更何況還有龍涎香在海上的木筏上飄着。遙望那關河都不見漢家的旗幟,吹破日月的都是那胡笳之聲。嫦娥年紀已老卻沒有歸處,獨自倚靠在銀色的月輪上對着桂花哭泣。
賞析
這首詩反映出詩人對於明亡後局勢的悲痛與無奈。首句「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以崖山爲象徵,暗指國家的淪陷與變更,透露出深沉的悲哀。詩中通過對景象的描繪,如不見漢幟、盡是胡笳等,強化了對山河易主的感慨。「嫦娥老大無歸處」以嫦娥的孤獨無依來暗示明朝遺民的處境,增添了淒涼的氛圍。整體意境悲涼,表現出詩人對故國的眷戀和對現實的痛苦之情。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
錢謙益的其他作品
- 《 丙申至日爲人題華堂新燕圖 》 —— [ 清 ] 錢謙益
- 《 惆悵詞三首 其二 》 —— [ 清 ] 錢謙益
- 《 莆陽陳氏壽讌四首 其二 》 —— [ 清 ] 錢謙益
- 《 儀真西十里褚家堡公館壁版晉江李伯元作修館記其文有宋元名家風致李未嘗以文章名於世其文集亦不傳感而題其後 》 —— [ 清 ] 錢謙益
- 《 仙壇倡和詩十首 其三 》 —— [ 清 ] 錢謙益
- 《 嘉禾訪梅溪大山禪人四絕句 其三 》 —— [ 清 ] 錢謙益
- 《 張將軍 挽詞二首 其一 》 —— [ 清 ] 錢謙益
- 《 秦淮水亭逢舊挍書賦贈十二首 其十二 》 —— [ 清 ] 錢謙益
相关推荐
- 《 新秋同唐古遺須竹遊鍾武故城歸坐小軒夜語四首 》 —— [ 明 ] 王夫之
- 《 瀛臺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 —— [ 清 ] 陳寶琛
- 《 次韻湯朝美古意二首 其一 》 —— [ 宋 ] 周必大
- 《 新秋微雨入夜月光皎然有懷蘭仙母女 》 —— [ 清 ] 張友書
- 《 初秋夜坐二首 》 —— [ 元 ] 趙雍
- 《 新秋漫興二首 》 —— [ 明 ] 盧沄
- 《 酬蕭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懷 》 —— [ 唐 ] 郎士元
- 《 瀛臺侍直七月至九月得十六首 》 —— [ 清 ] 陳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