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頭閘下歌
閘河無人節新水,處處船頭閣船尾。
人生自古行路難,咫尺直須論萬里。
去秋不雨今復春,無麥無禾愁殺人。
朝來不忍倚篷看,扶攜拍岸皆流民。
行河郎官不輕出,舟困閘河無了日。
我舟雖困終須行,奈此白日嗷嗷聲。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沽頭閘:古代運河上的一處水利設施。
- 閘河:指運河上的水閘。
- 節:調節。
- 閣:擱置,此處指船隻相互擠壓。
- 咫尺直須論萬里:形容距離雖近,但因困難重重,感覺像萬里之遙。
- 無麥無禾:指沒有莊稼收成。
- 扶攜:互相攙扶。
- 流民:因災害或戰亂而流離失所的民衆。
- 行河郎官:管理運河的官員。
- 無了日:沒有盡頭,指困境持續不斷。
- 嗷嗷聲:哀鳴聲,形容流民的悲慘狀況。
翻譯
在沽頭閘下,我看到運河上無人調節新漲的水,船隻處處擠在一起,船頭擱在船尾。自古以來,人生行路就充滿艱難,即使距離很近,也感覺像萬里之遙。去年秋天至今春天未雨,莊稼無收,人們愁苦至極。清晨不忍心靠在船篷上觀看,只見岸邊互相攙扶的都是流離失所的民衆。管理運河的官員不輕易出現,船隻在閘河中困頓無了日。我的船雖然也困頓,但終究要前行,無奈這白日裏流民的哀鳴聲不斷。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運河上的困頓景象,通過船隻擁擠、流民哀鳴等細節,深刻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艱難和人民的疾苦。詩中「咫尺直須論萬里」一句,巧妙地表達了人生行路的艱難,即使距離很近,也因種種困難而感覺遙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題王司言儀賓文會軒 》 —— [ 明 ] 程敏政
- 《 九月五日重至萬山觀觀主宗貴兄留宿東明樓上 》 —— [ 明 ] 程敏政
- 《 王介翁畫梅為文逺賦 其四 》 —— [ 明 ] 程敏政
- 《 過五嶺 》 —— [ 明 ] 程敏政
- 《 謁陵遊九龍池八首渡石澗 》 —— [ 明 ] 程敏政
- 《 涵碧亭八詠 其六 松徑秋聲 》 —— [ 明 ] 程敏政
- 《 和李太守憫雨詩十絕 》 —— [ 明 ] 程敏政
- 《 教諭許君置酒藏書閣有懷融堂錢先生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