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沼(yōu zhǎo):幽靜的池塘。
- 饒(ráo):豐富,多。
- 曉色(xiǎo sè):清晨的光色。
- 秋聲(qiū shēng):秋天的聲音,這裏指風吹過竹林的聲音。
- 萍散(píng sàn):浮萍散開。
- 魚吹浪(yú chuī làng):魚兒在水中翻騰,激起浪花。
- 弄晴(nòng qíng):指鳥兒在晴朗的天氣中歡快地鳴叫。
- 仙家(xiān jiā):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蓬瀛(péng yíng):神話中的仙山,蓬萊和瀛洲。
翻譯
碧綠的殿宇臨近幽靜的池塘,開敞的軒窗讓水氣顯得清新。 紅色的蓮花在清晨的光輝中格外鮮豔,綠竹在秋風中發出沙沙的聲響。 浮萍散開,魚兒在水中翻騰激起浪花,林中鳥兒在晴朗的天氣裏歡快地鳴叫。 這樣的仙境美景,讓人無需再去尋找神話中的蓬萊和瀛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幽靜而美麗的仙境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自然景色的和諧與寧靜。詩中「碧殿」、「紅蓮」、「綠竹」等意象色彩鮮明,與「幽沼」、「曉色」、「秋聲」等共同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尾聯「仙家良在此,何必問蓬瀛」更是直接表達了詩人對眼前景色的滿足和讚歎,認爲這樣的美景已經勝過了傳說中的仙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嚮往。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黃仲昭的其他作品
- 《 登上清宮鶴歸亭用趙鬆雪韻 》 —— [ 明 ] 黃仲昭
- 《 奉和袁主事登虎丘寺浮圖韻 》 —— [ 明 ] 黃仲昭
- 《 再經廬山東林寺又用始祖御史公韻賦六首 其三 》 —— [ 明 ] 黃仲昭
- 《 題孟浩然尋梅圖二首次同年三山王廷用韻 其一 》 —— [ 明 ] 黃仲昭
- 《 梨嶺道中十八首 》 —— [ 明 ] 黃仲昭
- 《 致仕歸言懷效吳體四首 其四 》 —— [ 明 ] 黃仲昭
- 《 送三山姚志學知臨川縣得美字 》 —— [ 明 ] 黃仲昭
- 《 立春日偶成 》 —— [ 明 ] 黃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