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除夜拂水山莊和牧齋韻二首
舊識園梅與徑蓬,新泉照眼後堂中。
松明澗道餘寒雪,草色筵開上日風。
顏面過年樑月白,歡娛今夕燭花紅。
它時守歲招呼近,只在藤蘿水石東。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寅:古代用干支紀年,戊寅即指某一年的戊寅年。
- 除夜:除夕之夜,即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晚上。
- 拂水山莊:詩人的居所或一處風景名勝。
- 牧齋:可能是詩人的友人或同道,也可能是指一種書齋的名稱。
- 程嘉燧:明代詩人,本詩的作者。
- 徑蓬:小路上的蓬草,形容荒涼。
- 新泉:新涌出的泉水。
- 照眼:映入眼簾,引人注目。
- 松明:松樹枝燃燒的火光,常用來照明。
- 澗道:山澗中的小路。
- 上日:指正月初一,即春節。
- 梁月白:樑上的月光,形容月色皎潔。
- 歡娛:歡樂娛樂。
- 燭花紅:燭光映照下的紅色,形容節日的喜慶氣氛。
- 守歲:除夕夜守夜,迎接新年的到來。
- 藤蘿水石:藤蔓、蘿藦、水流、石頭,形容自然景緻。
翻譯
舊時熟悉的園中梅花與小徑上的蓬草,新涌出的泉水在眼後堂中閃耀。 松枝燃燒的火光照亮了山澗小路,殘留的寒雪,草色在春節的風中搖曳,宴席上展開。 樑上的月光映照着過年的顏面,今夜的歡樂在燭光下顯得格外紅豔。 將來守歲時,招呼聲近在咫尺,只在藤蔓、蘿藦、水流、石頭的東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除夕之夜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展現了節日的寧靜與溫馨。詩中「新泉照眼」、「松明澗道」等句,以自然之景映襯出節日的喜慶氣氛,而「顏面過年梁月白」、「歡娛今夕燭花紅」則進一步以月光和燭光來象徵節日的祥和與歡樂。結尾的「它時守歲招呼近,只在藤蘿水石東」則表達了對未來守歲時刻的期待,以及對自然環境的親近和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節日和自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