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林文恢教授

蔗境優遊味正濃,黃梁一夢蕙帷空。 菊鬆三徑悲元亮,桃李諸生哭馬融。 高冢麒麟秋草裏,穹碑贔屓夕陽中。 賢郎無限思親淚,灑向西風恨不窮。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蔗境:比喻美好的生活環境。
  • 優遊:悠閒自得的樣子。
  • 黃梁一夢:比喻虛幻的夢境或轉瞬即逝的好事。
  • 蕙帷:用蕙草編織的帳幕,這裏指美好的居所。
  • 菊鬆三徑:指隱居的地方,常種菊花和松樹。
  • 元亮:指陶淵明,字元亮,東晉時期的隱逸詩人。
  • 桃李諸生:比喻學生或弟子。
  • 馬融:東漢時期的著名學者,以教授學生著稱。
  • 高冢麒麟:指高大的墳墓,麒麟象徵吉祥。
  • 穹碑贔屓:高大的石碑,贔屓是傳說中的一種力大無窮的神獸,常用作碑座。
  •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敬稱。
  • 西風:秋風,常帶有蕭瑟、淒涼的意味。

翻譯

在美好的生活環境中悠閒自得,滋味正濃,卻如黃梁一夢,美好的居所轉眼成空。 隱居之地,菊花與松樹環繞的小徑,爲陶淵明的離去而悲嘆; 衆多學生爲馬融的逝去而哭泣。 高大的墳墓在秋草中顯得孤寂,巨大的石碑在夕陽下顯得沉重。 賢郎無限思念親人的淚水,隨着秋風飄灑,心中的恨意無窮無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深切懷念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通過「蔗境」與「黃梁一夢」的對比,突出了人生美好與虛幻的矛盾。後文以陶淵明和馬融的典故,進一步以隱逸與教化之人的逝去,來象徵生命的脆弱與無常。結尾處,賢郎的淚水與西風相結合,強化了哀思的氛圍,展現了詩人對逝者的深切懷念和對生命無常的深刻感悟。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