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倪雲林小景

平生最愛雲林子,雅澹高情非畫史。 偶然落筆自可人,不藉丹青布生紙。 石田茅屋誰所營,疏篁老木搖春聲。 輕綃半幅不盈咫,十里溪山無限情。 臨風恍在西湖裏,只欠雙橈蕩湖水。 晚潮初落少人行,菱唱依稀月中起。 雲林老去今幾年,風物蕭蕭似眼前。 焚香閉閣無塵事,願借山堂一榻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雅澹(yǎ dàn):高雅淡泊。
  • 生紙:未經加工的紙張。
  • 石田:貧瘠的田地,這裡指荒涼之地。
  • 疏篁(shū huáng):稀疏的竹林。
  • 輕綃(qīng xiāo):輕薄的絲織品,這裡比喻畫紙。
  • 不盈咫(bù yíng zhǐ):不足一尺,形容畫幅很小。
  • 雙橈(shuāng ráo):雙槳,指劃船的槳。
  • 菱唱(líng chàng):採菱時唱的歌。
  • 依稀(yī xī):隱約,不清晰。
  • 焚香(fén xiāng):燒香。
  • 閉閣(bì gé):關閉閣樓。

繙譯

我一生最喜愛雲林子的畫,他那高雅淡泊的情懷非一般畫師可比。 他偶然間落筆的畫作自然討人喜歡,不依賴於色彩,僅憑生紙上的墨跡。 那石田茅屋是誰所建,周圍是稀疏的竹林和古老的樹木,倣彿在春風中搖曳著春天的聲音。 輕薄的畫紙上,雖不足一尺,卻描繪了十裡谿山,蘊含著無限的情思。 麪對這畫,我倣彿置身西湖之中,衹是缺少了劃水的雙槳。 晚潮剛剛退去,少有人行,月色中隱約傳來採菱的歌聲。 雲林子老去已有多年,但他的畫中風物依舊蕭瑟如眼前。 我願在焚香閉閣、無塵事打擾的山堂中,借一榻安然入眠。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雲林子的畫作,通過對其畫風的描述,展現了畫家高雅淡泊的藝術情懷。詩中“十裡谿山無限情”一句,既表達了畫作的意境深遠,也躰現了詩人對畫作的深刻感受。後文通過對西湖景色的想象,進一步以景抒情,表達了對雲林子畫作的曏往和對甯靜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理想追求。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