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仙圖爲慄之題

不見昇天翼,冷然解御風。 當時觀水趣,可與仲尼同。 七賢何代士,同作過關人。 或是逃名者,聯翩起避秦。 東海如清淺,蟠桃更熟無。 誰於天際路,飛舄見雙鳧。 仙奕心難靜,經年事手談。 倚門千古恨,誰似爛柯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解禦風:駕馭風的意思。
  • 仲尼:孔子的字,這裡指孔子。
  • 七賢:指竹林七賢,魏晉時期的七位文人。
  • 過關人:指通過某種考騐或難關的人。
  • 逃名者:逃避名聲的人。
  • 聯翩:連續不斷的樣子。
  • 避秦:逃避秦朝的暴政,這裡比喻逃避現實。
  • 蟠桃:神話中的仙桃,傳說喫了可以長生不老。
  • 飛潟:飛翔的鞋子,仙人的交通工具。
  • 雙鳧:一對野鴨,這裡指仙人的坐騎。
  • 仙奕:指仙人下棋。
  • 手談:下棋。
  • 爛柯:傳說中的仙人,因觀棋爛了斧柄而得名。

繙譯

不見那陞天的翅膀,卻能冷然駕馭風飛行。 儅時觀察水的樂趣,可以與孔子相同。 七賢是哪一代的士人,一同作爲過關的人。 或許是爲了逃避名聲,連續不斷地起身逃避現實。 東海變得清澈淺顯,蟠桃再次成熟了嗎? 在天際的路上,誰會飛翔見到一雙野鴨。 仙人下棋心難以平靜,經年累月地專注於手談。 倚門千古的遺憾,誰又能像爛柯那樣憨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圖景,通過對比仙人與凡人的生活,表達了對於超脫塵世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許多神話傳說中的元素,如蟠桃、飛潟、爛柯等,增添了神秘色彩。同時,通過對七賢、仲尼等歷史人物的提及,展現了對於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繼承。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對於現實世界的超脫。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