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週中丞懷魯歸江右

碧幢回馭日,袞繡系思年。 文武真爲憲,謳吟儘可傳。 棠陰垂四履,葵藎鑑重玄。 故節捐誠易,初衣遂始堅。 讒能工似錦,道本直如弦。 餘亦冥冥者,分飛倍黯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碧幢(bì zhuàng):古代官員出行時所用的青色帷幕,這裏指週中丞的官車。
  • 回馭(huí yù):回程,指週中丞返回江右。
  • 袞繡(gǔn xiù):古代帝王或高級官員的禮服,這裏指週中丞的官服。
  • 系思年(xì sī nián):思念的歲月,指週中丞在外的歲月。
  • 文武:文治和武功,指週中丞的才能和功績。
  • (xiàn):典範,榜樣。
  • 謳吟(ōu yín):歌頌,讚美。
  • 棠陰(táng yīn):棠樹的陰影,比喻週中丞的德政。
  • 四履(sì lǚ):四方,指週中丞的政績遍及四方。
  • 葵藎(kuí jìn):葵花和藎草,比喻忠誠。
  • 鑑重玄(jiàn zhòng xuán):深思熟慮,指週中丞的決策深思熟慮。
  • 故節(gù jié):舊時的節操,指週中丞保持的忠誠。
  • 捐誠易(juān chéng yì):輕易放棄忠誠,這裏指週中丞不會輕易改變忠誠。
  • 初衣(chū yī):指平民的衣服,比喻週中丞迴歸平民生活。
  • 讒能工似錦(chán néng gōng sì jǐn):讒言巧妙如織錦,指讒言的巧妙。
  • 道本直如弦(dào běn zhí rú xián):道義本來就像弓弦一樣直,指道義的正直。
  • 餘亦冥冥者(yú yì míng míng zhě):我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指作者自己。
  • 分飛倍黯然(fēn fēi bèi àn rán):分別時更加悲傷,指作者與週中丞分別時的悲傷。

翻譯

在週中丞乘坐青色帷幕的官車回程之日,他穿着華麗的官服,思念着在外的歲月。他的文治武功成爲了真正的典範,他的功績和美德被人們廣泛歌頌。他的德政如同棠樹的陰影覆蓋四方,他的忠誠如同葵花和藎草,他的決策深思熟慮。他保持的忠誠不會輕易改變,他迴歸平民生活的決心堅定。雖然讒言巧妙如織錦,但道義本來就像弓弦一樣直。我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與週中丞分別時感到更加悲傷。

賞析

這首詩是董其昌送別週中丞懷魯歸江右的作品,通過對週中丞的讚美和對其離別的悲傷,展現了作者對週中丞的深厚情感。詩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和象徵,如「碧幢」、「袞繡」、「棠陰」、「葵藎」等,生動地描繪了週中丞的形象和功績。同時,詩中也表達了作者對忠誠和道義的堅持,以及對離別的深深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董其昌

董其昌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天啓時累官南京禮部尚書。以閹黨柄政,請告歸。崇禎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三年後致仕。工書法,初學顏真卿,又學虞世南,出入魏晉各大家,書風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爲一代大家。又擅山水畫,遠宗董源、巨然,近學黃公望、倪瓚,融其筆墨,自成清潤明秀一格。畫論標榜文人氣息,以佛教宗派喻畫史各家爲“南北宗”,推崇南宗爲文人畫之正脈,影響波及至今。卒諡文敏。有《畫禪室隨筆》、《容臺文集》、《畫旨》、《畫眼》等。 ► 5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