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仰進卿給事僉憲四川
天子念飢歲,方勤西顧憂。
川陝本相接,君子可淹留。
當時文石陛,往往聞嘉猷。
況茲行臺尊,恩言若爲酬。
提印走列府,洗冤及遐陬。
功名當駿發,壯氣橫高秋。
誰雲蜀道難,爲子歌安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子:皇帝。
- 飢歲:饑荒的年份。
- 方勤:正在努力。
- 西顧憂:對西方的憂慮。
- 川陝:四川和陝西。
- 君子:有德行的人。
- 淹留:停留。
- 文石陛:用文石砌成的臺階,這裏指朝廷。
- 嘉猷:好的建議或計劃。
- 行臺:地方行政機構。
- 恩言:皇帝的恩賜或讚揚。
- 若爲酬:如何報答。
- 提印:攜帶官印,指擔任官職。
- 列府:各個官府。
- 洗冤:糾正冤屈。
- 遐陬:偏遠的地方。
- 駿發:迅速發展。
- 壯氣:豪邁的氣概。
- 橫高秋:橫掃秋天的景象,形容氣勢磅礴。
- 蜀道難:蜀地的道路艱險。
- 安流:平穩的流水,比喻順利。
翻譯
皇帝擔憂饑荒的年份,正在努力關注西方的憂慮。四川和陝西本是相連的,有德行的人可以在此停留。在朝廷中,常常能聽到好的建議。何況你擔任的地方行政機構尊貴,如何報答皇帝的恩賜呢?你帶着官印走訪各個官府,糾正偏遠地方的冤屈。功名應當迅速發展,你的豪邁氣概橫掃秋天的景象。誰說蜀地的道路艱險,我爲你歌唱這平穩的流水。
賞析
這首詩是程敏政送別仰進卿給事僉憲四川的作品,表達了對仰進卿的期望和祝福。詩中,程敏政首先提到了皇帝對饑荒年份的憂慮,然後強調了四川和陝西的重要性,暗示仰進卿在此地有重要的使命。接着,他讚揚了仰進卿在朝廷中的貢獻,並期待他在新的職位上能夠繼續發揮作用,糾正冤屈,發展功名。最後,程敏政用「蜀道難」與「安流」對比,鼓勵仰進卿勇敢面對挑戰,順利完成任務。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友人的鼓勵和祝福。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宿芳村謝氏追和先公留題韻 》 —— [ 明 ] 程敏政
- 《 李源十景 其二 軍灘馬跡 》 —— [ 明 ] 程敏政
- 《 定西侯蒋公筠清軒巻次周草庭都尉韻十絶 其三 》 —— [ 明 ] 程敏政
- 《 夜次兗州寄安邱王府教授鄒鈍夫 》 —— [ 明 ] 程敏政
- 《 送平江伯陳公奉詔治水張秋 》 —— [ 明 ] 程敏政
- 《 集古八絕汊口 》 —— [ 明 ] 程敏政
- 《 維則軒 》 —— [ 明 ] 程敏政
- 《 十一月十六夜送衍聖公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