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尚書葉公捕魚圖
叢蘆岸側青溪灣,石磯淨掃苔花斑。
漁翁有家住何許,風景卻如西塞山。
昨夜溪頭過新雨,春水漫漫決沙渚。
羣魚盡逐早潮來,父起收罾子看筥。
入市魚租今幾何,歸家尚喜鮮鱗多。
近村沽酒了餘日,醉後不妨眠綠莎。
古木垂陰斷岸腳,疑與是翁曾訂約。
摩挲安得共盤桓,細和江南捕魚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磯(shí jī):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
- 苔花(tái huā):苔蘚植物的一種,常生長在潮溼的岩石或牆壁上。
- 西塞山:位於湖北省黃石市,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
- 罾(zēng):一種用竹竿或木棍支撐的方形漁網。
- 筥(jǔ):古代用來盛魚的竹器。
- 鮮鱗(xiān lín):新鮮的魚。
- 綠莎(lǜ suō):綠色的莎草,這裏指草地。
翻譯
在青溪灣邊的叢蘆旁,有一塊乾淨的石磯,苔蘚斑斑。漁翁的家在哪裏呢?這裏的風景就像西塞山一樣。
昨晚溪頭下了新雨,春水漫過了沙洲。一羣羣的魚兒隨着早潮游來,漁翁開始收網,他的兒子看着筥裏的魚。
他們捕到的魚現在有多少呢?回家後,他們高興地發現還有很多新鮮的魚。他們去附近的村子買了酒,度過餘下的日子,醉了之後,不妨在綠草地上睡覺。
古老的樹木在斷岸邊垂下陰影,我懷疑這漁翁曾經與它們有過約定。我多麼希望能與他一起徘徊,細細品味江南捕魚的樂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的漁村春景圖,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生動的漁家生活場景,展現了漁翁一家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環境的和諧。詩中「石磯淨掃苔花斑」和「古木垂陰斷岸腳」等句,以精緻的筆觸勾勒出自然景色的靜謐美。同時,通過「昨夜溪頭過新雨」和「春水漫漫決沙渚」等句,傳達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簡樸生活的嚮往與讚美。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
程敏政的其他作品
- 《 耕讀爲建昌士人賦 》 —— [ 明 ] 程敏政
- 《 次韻倪舜諮侍讀省親南歸留別二首 》 —— [ 明 ] 程敏政
- 《 飲定惠寺次舊韻調邦彥 》 —— [ 明 ] 程敏政
- 《 戊戌清明謁陵宿齋所次韻江翰長 》 —— [ 明 ] 程敏政
- 《 客請遊望湖亭脩碧軒不及往次韻二首 》 —— [ 明 ] 程敏政
- 《 壽潘貢士父 》 —— [ 明 ] 程敏政
- 《 送侍御朱朝用副憲山東 》 —— [ 明 ] 程敏政
- 《 題臨川曹庭瑞愛蘭卷 》 —— [ 明 ] 程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