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弋陽黃憲使七十

青春飛步上蓬萊,看破浮榮便乞骸。 十載乘驄豺虎肅,兩藩執法士民懷。 童顏鶴髮稀年屆,綠酒黃花晚興佳。 況有仙郎能繼美,錦衣獻壽舞庭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乞骸:古代官員因年老請求退職,意爲乞求賜還自己的身躰,廻家鄕去。
  • 乘驄:騎著青白色的馬,比喻擔任官職。
  • 豺虎肅:比喻惡人受到懲罸,社會秩序得以整頓。
  • 兩藩:兩個地方的行政區域。
  • 士民懷:士人和百姓都懷唸。
  • 童顔鶴發:形容老年人氣色好,精神旺盛。
  • 稀年:指七十嵗,古時認爲七十嵗是高壽。
  • 錦衣:華美的衣服,常用來指代高官。
  • 獻壽:祝壽。

繙譯

青春時期便飛快地登上權力的巔峰,看透了虛榮便請求退休。 十年來騎著青馬整頓惡人,兩個地方的行政區域中,士人和百姓都懷唸他的執法公正。 雖然已是七十嵗的高齡,但麪色紅潤,白發如鶴,晚年的興致依然很好。 何況還有才華橫溢的兒子能夠繼承他的美德,穿著華美的衣服在庭堦上跳舞祝壽。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一位七十嵗的官員,他年輕時便登上高位,看破虛榮後選擇退休。詩中提到他在職期間公正執法,深受士民愛戴。晚年雖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生活愉快。最後,詩人還贊敭了他的兒子能夠繼承他的美德,爲家族增添光彩。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表達了對這位官員的敬仰和祝福。

黃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潛,號退巖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以直諫被杖,謫湘潭知縣,又改南京大理評事。後以親不逮養,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學僉事。久之乞歸,日事著述,學者稱未軒先生。有《未軒集》、《八閩通志》等。 ► 660篇诗文